錫伯族
[拼音]:Qingdai yuqichang ciqi
[英文]:Porcelain Made in the Royal Factory of the Qing Dynasty
中國清代景德鎮御器廠燒製的瓷器。早在順治八年(1651),清室即開始沿襲明代宮廷舊制,下令燒造“黃龍碗”。嗣後派江西巡撫郎廷極督理景德鎮窯事。當時正值百業待興,清政府對官窯生產尚無暇顧及,因而順治時期的官窯作品很少,署官窯款的器物極為罕見,僅有青花、黃釉、茄皮紫釉等的盤、碗,刻以雲龍或青花仕女,釉質溫潤,造型、紋飾以及青花款識的書體均具特色。順治以降,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御器廠瓷業最為發達。
康熙時期
清廷先後選派官員督理景德鎮制瓷,從此開創了以督窯官姓氏稱窯的先例。歷史上所稱的臧窯器,即為工部虞衡司郎中臧應選奉旨駐景德鎮時督燒的各種單色釉品種,代表了康熙前期景德鎮御窯廠瓷器的水平。郎窯器是指江西巡撫郎廷極主持景德鎮窯事時所燒的瓷器,著名的有仿宣德紅釉的“郎窯紅”、“豇豆紅”,仿宣德時的青花,仿成化時的青花、鬥彩和仿永樂時的白釉脫胎器等,代表了康熙晚期景德鎮制瓷的水平。
這一時期新的品種層出不窮,大器渾厚奇偉,小器玲瓏剔透,燒造的青花和五彩器廣泛流傳。由於技術提高,不斷創新,青花色澤青翠,可分五色。絢麗多姿的五彩中,紅、綠諸色濃豔,加以藍、黑和金彩,構成了色彩繽紛的畫面,獨具時代特色。當時還吸收了西洋銅胎琺琅藝術,燒製出琺琅彩名品。單色釉的豇豆紅、天藍、孔雀綠、水綠諸色也為新創燒,色調鮮豔,光潤明亮。
此時所用瓷器胎土淘煉精細,質白縝密,堅硬純淨,素有“糯米汁”、“似玉”之稱。更兼釉質細潤,緊密熔於胎骨之上,渾然一體。
景德鎮御器廠繪瓷圖案紋飾大都先以宮廷畫師劉源等人的設計藍本為樣,同時宗法陳老蓮、沈周的山水人物,多繪雙犄牡丹、月影梅花、列國故事、三國、水滸以及戰爭場面的人物和仕女,一般形體高大,景物深邃,富有神采。款識楷書“大清康熙年制”,晚期少用篆書。
雍正時期
這一時期御器廠瓷器突出特點是:瓷質瑩潔,工藝精細,器型雋秀,典雅優美,品類繁多,釉色齊備。所仿宋代五大名窯及新創釉色品種,取得空前的成就。康熙時初創的一些品種,如粉彩、墨彩、琺琅彩以及傳統的鬥彩和釉裡紅等,此時又展新貌,並著意仿古名窯及仿宣德、成化之器,品類更加繁多。這時一些官窯器的器型、圖案、品種也須御批審定和御出新樣後方可奉命燒造。這種呈審制度肇始於康熙一朝,延至晚清時期,某些圖器和圖案已成金科玉律,各朝相襲。瓷器的選型,此時一改康熙時渾厚古拙之風,代之以俊秀、工麗之貌,各部分之間比例協調,外形優美,有增一分則拙,減一分則陋之感。
青花也是輕描淡寫,模擬宣青效果;粉彩取代五彩得以發展,紋飾纖柔,施彩淡雅;琺琅彩採用素地描繪,更具藝術魅力;單色釉的窯變,彩色斑駁燦爛,粉青、天藍素雅幽菁。裝飾重仕女、人物、花卉,清雅疏朗;款識字型清秀,以宋槧體“大清雍正年制”和篆書款並用。
乾隆時期
造型精美,色彩繽紛,圖案規矩,華縟多姿,新穎的特殊品種亦為一代之奇,尤為突出的是工藝精湛,使人歎為觀止。
乾隆的愛好對御器廠的制瓷也有很大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制瓷技術的創新。為了迎合上意,御器廠試製和創燒新樣供奉,所以出現了一些華麗奇巧的獨特品種與造型。粉彩和琺琅彩,在前時的基礎上又有很大提高,仍由大內出畫樣,交御器廠燒製。
粉彩由原來多用的白地著彩發展為多種彩色地相配,或以開光,或以各色地勾出圖案紋飾,具有銅質琺琅的效果。雍正時開始的色彩地軋道工藝裝飾此時亦大量製作,有的器物,上下部分別摹仿銅質掐絲琺琅圖案,腹部飾粉彩紋飾,或開光繪景物、御題詩句,立意新穎,堪稱獨創。即使是不易製作的大器如尊、瓶,也均能配合成器。琺琅彩參用西洋油畫細膩入微的手法,翎毛花卉、景緻物體具有立體感,多采用傳統的象徵吉祥圖案,並有西方人物景緻的內容。
雍正以來,仿宋五大名窯釉色之風未減,器類更加繁多,進而發展到摹仿玉石、古銅、戧金、鏤銀、漆器、螺甸、藤編、竹、木、匏器等特種工藝釉彩,如仿戰國的古銅彩尊,不僅器型和釉色逼真,而且具有錯金銀的工藝效果;仿生物的象生瓷塑,也能維妙維肖。雕瓷、鏤雕、鏤孔玲瓏瓷等工藝極為高超,如鏤孔轉心瓶、轉頸瓶等。熔粉彩、色釉、青花鏤雕等不同工藝於一器的多采釉“瓷母”大尊,更是集燒瓷藝術之大成的稀世傑作。
器物的造型,仍端莊規整,大件、小器均製作精細,風格華麗,新奇秀美,細膩纖巧的文具和玩賞器尤多。圖案紋飾內容豐富多采,除傳統的題材外,尤多封建倫理和福祿壽寓意畫面,如石榴、百子、五蝠捧壽、五子奪魁、吉慶平安等。讚頌太平的紋飾也有較多的表現,如海宴河清、歌舞昇平、安居樂業、人壽年豐等。款識則以篆書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