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ajiabang wenhua

中國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浙江省嘉興縣馬家浜遺址而得名。主要分佈在太湖地區,南達浙江的錢塘江北岸,西北到江蘇常州一帶。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始於公元前5000年,到前4000年左右發展為崧澤文化。馬家浜文化及其後續的崧澤文化、良渚文化的發現與確立,表明太湖地區的新石器文化源遠流長、自成系統,並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

發現和命名

1957年發掘的浙江吳興邱城遺址,下層是以紅陶為主的遺存。1959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等單位在嘉興馬家浜遺址發掘,發現有與邱城下層同類的遺物並有房基、墓葬等遺蹟。同年,江蘇省文物工作隊發掘的吳江梅堰遺址中,也含有這一類遺存。60年代,有人把它歸屬青蓮崗文化。後來,有人進一步定為青蓮崗文化江南型別的馬家浜期。70年代起,有人把它與青蓮崗文化相區分,提出了馬家浜文化的命名,現已普遍得到承認。經發掘的主要遺址,除馬家浜、邱城外,還有浙江桐鄉羅家角、江蘇吳縣草鞋山、常州圩墩等。

文化特點和分期

主要文化特點有三:

(1)盛行俯身葬。有些死者頭骨用陶器覆蓋,或是把頭骨另放在陶器內,這是較為特殊的一種葬俗。

(2)陶器主要是紅陶,以外紅裡黑或表紅胎黑的泥質陶為特色,多素面,外表常有紅色陶衣,器形以寬簷釜(或稱腰沿釜)、喇叭形圈足豆、牛鼻形器耳的罐、圓錐足鼎等具有代表性。

(3)使用玉璜、玉玦等裝飾品,這類玉器後來成了中國的傳統飾物。

根據圩墩遺址的地層堆積,結合羅家角、馬家浜、草鞋山等遺址的地層關係和陶器演變的排比資料,目前可將馬家浜文化分為3期。早期:為馬家浜下層和羅家角第4層。陶器以灰黑陶和灰紅陶為主,繩紋較多見,器形以釜為主。中期:為馬家浜上層、羅家角第1、2、3層、圩墩下層和草鞋山第10層。陶器以夾砂(包括夾蚌)紅褐陶為主,仍有一定數量的灰黑陶和灰紅陶,以素面的為多,繩紋基本消失,器形仍以釜為主,出現少量的鼎和較多的豆,還有牛鼻形耳的罐。晚期:為圩墩中層和草鞋山第8、9層。陶器以夾砂紅陶和泥質紅衣陶為主,主要器形是釜、鼎、豆。

社會經濟

農業生產是馬家浜文化居民定居生活的基礎。在圩墩發現一件殘木鏟,僅存鏟身,兩面削成扁平狀,刃部較薄,應是掘土工具。收穫用的石刀數量較少,而且製作也較粗糙。作物主要是水稻,在羅家角、草鞋山和崧澤遺址下層都發現稻穀,經鑑定有秈稻和粳稻兩種。羅家角第3、4層出土的粳稻,年代在前5000年左右,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的粳稻遺存。同時,在羅家角遺址還發現有秈稻。從粳、秈稻粒的數量比例分析,當時秈稻的種植比粳稻要發達。同時,還飼養豬、狗、水牛等家畜。

漁獵經濟也佔有較重要的地位。發現的骨鏃,以柳葉形的居多。在馬家浜、崧澤、圩墩等遺址的下層,都有大量的獸骨堆積。如馬家浜有的獸骨堆積厚達二、三十釐米。圩墩的野生動物骨頭經過鑑定,有梅花鹿、四不象、野豬、獐、貉、蟹獴和鳥類、草龜、黿、鯽魚等。其中,梅花鹿、四不象和野豬的數量較多。在一些遺址中還發現有野生的桃、杏梅的果核和菱角等,這些是人們從事採集活動的例證。

石器的磨製技術較高,器類以錛為主,體型較厚,有孔石斧大都呈舌形,體也較厚。這種磨製精緻的錛、斧,主要應是加工木器的工具。在圩墩遺址發現有鏟、喇叭形器等木器。在喇叭形器的下端,還有暗紅色或黑色並略帶光澤的塗料。陶器有夾砂陶和泥質陶兩種,均為手製。一般陶色不甚純正。器表以素面的為多,紋飾有堆紋、弦紋、鏤孔、圓窩紋、刻點紋、繩紋、籃紋等。主要器形有釜、鼎、豆、罐、甕、盆、缽、盉等。還出土有陶質爐、箅、三足壺形器等為其他文化所未見的器物。大都火候不高,陶質較軟,製陶技術還處於較低的階段。在草鞋山遺址發現了前4000多年的3塊殘布片,經鑑定,原料可能是野生葛。系緯線起花的羅紋織物,密度是每平方釐米經線約10根,緯線羅紋部約26~28根,地部13~14根。花紋有山形斜紋和菱形斜紋,組織結構屬絞紗羅紋,嵌入繞環斜紋,還有羅紋邊組織。這是中國目前最早的紡織品實物。

居地和墓葬

在草鞋山遺址,發現由10個柱洞圍成的近圓形的房基殘跡,面積約6平方米。在馬家浜遺址發現的是長方形房基,面積約20平方米,其東、西兩側各儲存柱洞5個,南面一側有柱洞3個。上述兩地房屋的柱洞中,有的還殘存木柱或在洞底墊有朽木板。這種木板與柱礎的作用相似。圩墩遺址出土有榫卯結構的木柱。在邱城遺址發現的居住面用砂土、小礫石、陶片、貝殼和骨渣等混合築成,還在居住區內挖小型溝道,附近有石築的長條形公共燒火溝。

在馬家浜、圩敦、 草鞋山等地共發現墓葬200多座。多為單人俯身葬,也有仰身直肢葬、屈肢葬和側身葬等,多數頭向北。在草鞋山和圩墩墓地,還發現有幾座同性合葬墓,同一墓內的死者年齡相近。在草鞋山有些死者頭骨用釜、缽、盆、豆等陶器覆蓋,有的把頭骨另放在陶器內。隨葬器物一般都很少,主要是日用陶器。草鞋山的106座墓中,有25座無隨葬品,其他的有1~4件,最多的為一座成年女性墓,有9件。隨葬品大都是1件食器,或食器和炊器各 1件。食器以豆為多,其次為缽,也有罐、盆、杯等,炊器以釜為多,或用鼎代釜。用生產工具隨葬的只有2座墓,各放1件石斧。有的墓還隨葬玉玦、玉環、玉鐲等裝飾品以及鹿角、獸牙、蚌殼等。一般認為,馬家浜文化處在母系氏族社會時期。上述同性合葬墓的出現,大體是這個階段在葬俗上的一種反映(見中國古代墓葬制度)。

與其他文化的關係

有人認為,馬家浜文化由河姆渡文化發展而來。持此意見者把河姆渡遺址第3、4層定為河姆渡文化,將其第2層歸屬馬家浜文化,並認為由地層疊壓和器物演變上,這兩種文化是先後承襲發展的。另一種意見認為,河姆渡遺址第1~4層均屬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則另有來源,需再作探索。持此意見者指出,馬家浜文化的中、晚期,與河姆渡遺址第2層的年代大體相當,而分屬於兩個考古學文化,存在相互影響交流的關係。例如,河姆渡遺址第2層的泥質外紅裡黑陶、牛鼻形耳的罐等,與馬家浜文化的有相似之處,是河姆渡文化晚期受馬家浜文化影響的結果;同時,在河姆渡遺址還發現一件作為馬家浜文化代表性陶器的殘寬簷釜,明顯是在馬家浜文化影響下產生的。

馬家浜文化的圩墩遺址與南京北陰陽營遺址(見北陰陽營文化)相比較,器物的差別是主要的,但也有部分近似的器物,例如扁平穿孔石鋤、有孔石斧、扁足釜形鼎、斂口矮圈足豆、單耳罐和帶流圈足罐等,這說明了兩者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另外,曾在江蘇北部淮安青蓮崗遺址發現有個別的寬簷釜,當是在馬家浜文化影響下的產物。

至於馬家浜文化的去向,在草鞋山遺址第7層發現6座墓葬,頭向、葬式與疊壓在其下的第8、9層馬家浜文化墓葬相似,而陶器的陶質和大部分器形,又具有崧澤文化的特點,因此,有的意見把這層作為馬家浜文化向崧澤文化過渡的例證。通過普遍發現崧澤文化、馬家浜文化的上下層疊壓關係,以及從整體上分析這兩種文化遺存的內涵,可以確定從馬家浜文化演變發展成為崧澤文化。

參考書目

南京博物院:江蘇吳縣草鞋山遺址,《文物資料叢刊》3,文物出版社,1980。

羅家角考古隊:桐鄉縣羅家角遺址發掘報告,《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學刊》,文物出版社,1981。

姚仲源:二論馬家浜文化,《中國考古學會第二次年會論文集》,文物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