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商
[拼音]:meijieyu
[英文]:intermediary language
機器翻譯中語言之間差別的對應體,兩種或多種語言對譯時的中介語言。採用媒介語時,機器翻譯的過程是由原語至媒介語,又由媒介語至譯語。由於原語分析和譯語生成都只與媒介語打交道,而不與哪種具體的自然語言打交道,因而它們之間是相對獨立的,在多語言機器翻譯系統中,無論有多少種語言參與機器翻譯過程,只需分別為每種語言制定一套分析系統和一套生成系統即可,這樣,就減少了規則系統的數目,因而也就減少了機器翻譯規則系統的研製費用以及在計算機上使用和儲存機器翻譯規則系統的費用。
對於任何特定的民族來說,如果採用媒介語,在機器翻譯中只需要使用兩個機器翻譯系統:一個是從媒介語翻譯成本民族語言的生成規則系統,一個是從本民族語言翻譯成媒介語的分析規則系統。這樣,媒介語就可以使各民族之間在機器翻譯的領域進行真正的合作。
各國學者提出的媒介語方案很多,可歸納為如下6種類型:
(1)利用某種自然語言作媒介語;
(2)利用某種經過標準化和簡化的自然語言作媒介語;
(3)採用國際人造語言(如世界語)作媒介語;
(4)用類屬詞典的方法建立一套諸自然語言間的對應關係系統,把這套系統作為媒介語;
(5)根據諸自然語言的特點,選擇對於計算機工作狀況最有利的因素,建立一種類似於自然語言的媒介語;
(6)不管參與機器翻譯的自然語言的特點如何,根據某門學科的內容,設計純邏輯的媒介語。
機器翻譯的媒介語問題尚待繼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