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拼音]:Malaixiya yinyue
[英文]:music of Malaysia
馬來西亞包括馬來半島的馬來亞和婆羅洲北部沙撈越和沙巴,居民中最多的是馬來人,其次是華人、印度人、阿拉伯人、歐亞混血人和土著居民阿斯利人。他們基本上都保留著各自固有的音樂文化。
西馬來西亞地區(即馬來亞)的傳統音樂與戲劇、舞蹈是結合在一起的,這種表演形式常在伊斯蘭教、印度教和其他各種宗教典禮、儀式上進行。西馬來西亞北部的吉蘭丹州、吉打州和丁加奴山區,古老的音樂傳統保留得比較多,而南部各州,特別是位於馬來半島的西海岸地區,幾乎所有的表演藝術都受到西方文化的強烈影響。
西馬來西亞地區的舞蹈十分盛行,包括宮廷舞蹈、獨舞和群舞。舞蹈中常伴隨著歌唱。比較流行的舞蹈有源於葡萄牙民間舞蹈的“弄迎”,其表演形式為邊舞邊唱,唱詞用格律嚴謹的四行詩體“班頓”,由小提琴、長笛和鼓等樂器伴奏。另外源於阿拉伯地區的舞蹈,有“扎平”和“哈特拉”。“扎平”只由1個雙面鼓和1把小提琴伴奏;“哈特拉”舞由多個單面鼓和 1個小銅鑼伴奏,鼓手中1人領唱,其餘人皆為之伴唱。這裡的阿斯利人也很善於舞蹈,他們的音樂、舞蹈活動多為集體性的。使用的樂器多為竹製,這裡的塞諾伊人經常表演這樣一種歌舞:席地而坐的婦女兩手各持1個竹筒,敲擊著各種複雜的節奏;在竹筒撞擊聲中,1人開始領唱,其餘的人逐漸加入合唱。獨唱與合唱重疊交錯進行,形成富有特色的復調效果。這時,環圈而跳的舞蹈者也參加歌唱。在整個歌舞進行中,有時也加上鑼鼓伴奏,這種歌舞活動進入高潮時人們的情緒往往甚至會達到迷狂的程度。
“瑪永”是一種程式化了的面具舞,也是歌唱和戲劇相結合的表演形式,流行於吉蘭丹和東海岸地區。瑪永多在民間祭祀、慶典儀式中演出。由帶面具的男演員和不帶面具的女演員表演,女演員邊舞邊唱,男演員扮丑角,用鑼和鼓伴奏。20世紀初,由於蘇丹宮廷的贊助曾十分盛行,現在有些專業團體仍經常演出。
“哇洋庫裡”是流行於西馬來西亞北部各州的皮影戲,劇目的內容為《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和《潘吉》,有旁白和歌唱。以編鑼、大鑼、列巴布、管子等馬來樂器伴奏。
西馬來西亞的主要樂器是鼓和鋩鑼。其中以雙面桶形鼓“甘丹”最為流行,它分為母鼓和子鼓。這裡的鋩鑼,在音樂中佔有重要地位。有懸掛著演奏的一對大鑼,還有一種編鑼,由4~8個小鑼平列在架上構成;演奏旋律的弓弦樂器“列巴布”有2~3弦,主要用於舞蹈或說唱的伴奏;還有竹製、木製或金屬製的排琴;現在比較流行的旋律樂器,是用竹筒製作的搖奏樂器“安格隆”。
沙巴地區居住著信奉原始宗教的各部族,他們的音樂文化受伊斯蘭教音樂影響較深,歌唱的音調和風格與《古蘭經》的吟誦調關係密切。所使用的音階與印度尼西亞的“斯連德羅”音階和“佩洛格”音階相似。
內陸山區的樂器主要有:“蘇靈”(竹笛)、“圖拉里”(鼻笛)和“孫波丹”(笙)及“洪高”(竹製或棕櫚杆制的口弦)。沿海地區重要的樂器是吊鑼、竹琴和編鑼。
沙撈越地區的音樂與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和爪哇有密切關係。編鑼使用非常普遍。各個民族都使用竹鼻笛和竹口簧。聲樂多屬於馬來歌曲風格,滑音多,沒有嚴格節拍,常常以快速結束。
馬來西亞的華人,仍然保持自己的音樂文化,他們組織各種文藝團體演出廣東和閩南的音樂、戲曲,創作和演唱華語歌曲,成為馬來西亞國家音樂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西方音樂在沿海城市的影響較強,特別是年輕的一代,他們接受西方的音樂教育,學習西方樂器和創作技法,並運用它創作了一批具有馬來音調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