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控制論

[拼音]:dang’an shiye guanlixue

[英文]:study of administration of archival undertaking

檔案學分支學科。研究檔案事業管理活動的理論、原則和方法。任務是提高檔案事業管理的科學水平,促進檔案事業的建設和發展。研究範圍包括:檔案事業體系、結構和功能;檔案事業管理的性質、物件、範圍、地位和作用;檔案事業管理的歷史和發展規律;檔案事業管理與社會政治、經濟、科學、文化的關係;檔案事業管理的指導思想、原則和體制;檔案事業管理的決策與計劃;檔案事業發展的總體佈局、戰略目標、方針、 政策、制度和標準;檔案事業管理機構、組織和職能;檔案事業發展所需的人才、經費和物質條件;檔案事業管理的效益等。

近代以來,檔案工作發生了重大變革,在許多國家逐漸發展成為一項專門事業。各種型別檔案館和檔案行政管理機構,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檔案工作以及檔案專業教育和檔案科學技術研究都逐步建立和發展起來,構成檔案事業的主要內容。法國在資產階級大革命時就對檔案工作進行改革,形成了國家檔案事業,1884年成立檔案局後,開始研究檔案工作條例、計劃的制訂,研究檔案事業管理特別是檔案館工作中的重大問題。蘇聯在十月革命後創立了社會主義的檔案事業,1918年《列寧檔案法令》確立的集中統一管理原則,為社會主義檔案事業管理奠定了理論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建立了全國檔案事業,1954年成立國家檔案局,開始研究制訂了一系列檔案工作規章制度,成為檔案事業管理研究的重要成果。

對檔案事業管理的學術研究開始於 20世紀 40年代。在蘇聯,1940年出版的 《蘇聯檔案工作的歷史和組織》和1980年出版的《蘇聯檔案工作理論與實踐》都包含了檔案事業管理的研究成果。德國A.布倫內克所著《檔案學》(1953)、美國T.R.謝倫伯格所著《現代檔案──原則與技術》(1956)等都研究了檔案機構的行政管理職能問題。在中國,1938年出版的何魯成編著的《檔案管理與整理》和1949年出版的殷鍾麒編著的《中國檔案管理新論》都把檔案行政管理作為一個篇章進行闡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檔案事業的建立和發展,檔案事業管理的研究也有所發展。到80年代,中國把檔案事業管理學作為檔案學的一門分支學科進行建立,並有了初步的研究成果。1985年檔案事業管理學作為檔案學理論的重要課題被列入《檔案科學技術研究工作“七五”規劃》。馮子直著文《關於研究和發展檔案事業管理學的幾個問題》(1987),明確提出建立檔案事業管理學,闡述了檔案事業管理學的性質、物件、內容和研究方法。陳兆祦、和寶榮主編的《檔案管理學基礎》(1986)、吳寶康主編的《檔案學概論》(1988)、任遵聖主編的《檔案學概論》(1989)等著作,都把檔案事業管理及檔案工作的科學組織作為重要篇章進行了理論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