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蘇伯爾學習理論下的中職教學論文模板

奧蘇伯爾學習理論下的中職教學論文模板

  一、引例釋疑,突破難點

  奧蘇伯爾認為,要進行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另一個重要條件是學習材料必須具有所謂的潛在意義。即對於學習者來說,學習材料在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學習者學習能力範圍之內的。簡而言之,就是我們在進行教學活動前,必須弄清楚學習者已經知道了什麼,學習者認知結構中是否具備適當的知識基礎可與新學習的材料發生聯絡並提供知識學習的生長點。《旅遊心理學》中很多的概念、定義、原理初次接觸感覺非常抽象、概括甚至難以理解,說到底,這些概念、定義、原理其實都是我們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經驗的概括、總結和提升。因此,我們在教學奧蘇伯爾學習理論前,必須在充分鑽研教材的基礎上,充分了解我們的學習物件,尤其是充分了解我們學習物件認知結構中的知識基礎與新知識學習材料有密切關係的已有概念、定義和原理的掌握情況,以便我們在教學中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引發,著力尋找理論和實踐的聯結點,從而突破難點、疑點和盲點,為系統掌握知識鋪平道路。這是我們在教學設計時選擇有效教學策略和方法的依據。

  比如,關於“氣質”概念的教學。書本上給出了“氣質是人的心理行為的動力特徵”這一定義,事實上這其中還包括了兩個概念:心理行為和心理行為的動力特徵。心理行為與“脾氣”一詞的意思基本一致,較容易理解,而心理行為的動力特徵的理解就比較困難了,成為這部分的難點。對於心理行為的動力特徵,書本上只用描述性語言作了簡單介紹,這裡我們就必須補充大量的學生熟悉的生活例項來說明,從而讓學生真正理解:所謂心理行為的動力特徵就是指心理行為發生時變化的快慢、力度的'強弱、表現的顯隱以及均衡的程度等方面的特點,是人典型的穩定的心理特點。

  引例釋疑,可為新知識的學習提供生長點,既符合學生由具體向抽象的思維發展規律,更符合奧蘇伯爾有意義學習的要求。但是,有一點要注意,舉例是手段,是為了喚起學生已有的表象,為學生學習新的知識提供基礎。因此,舉例應從有助於學生掌握概念、理解原理、效法措施出發,要仔細斟酌、推敲,切忌為舉例而舉例,手段必須為目的服務。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還要善於運用對比方式,推陳出新,從而充分揭示新舊知識間的聯絡與區別,以幫助學生儘快掌握和理解新知。如我們在學習理解了“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動及其規律的科學”後,在學習“旅遊心理學是研究旅遊者和旅遊從業人員旅遊活動過程中發生的心理活動及其規律的學科”這個概念時,就必須充分利用好“心理學”這個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知識,採用比較分析的方式進行講解,引導學生髮現這兩個概念的異曲同工之處。這同樣符合奧蘇伯爾有意義接受學習的理論。

  二、反饋質疑,強化新知

  奧蘇伯爾認為,有意義學習的目的就是使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獲得心理意義。即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將新知識與學生認知結構中已有的相關知識和經驗發生實質性的聯絡,從而讓新舊知識相互間發生同化、順應或改造,最終使舊知識得到充實、擴充套件和更新,新知識獲得真正的實際意義,即心理意義。資訊的價值在於傳輸和反饋。同樣,筆者認為,新知識的學習、活化和掌握也只有透過傳輸和反饋,才能真正為學生所接受與利用,實現知識的共享、再生和創新,才能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必須充分利用提問、自測、比較、歸納等多種形式進行反饋,及時捕捉學生學習新知掌握新知的反饋資訊。

  一方面我們可根據學生的反饋資訊及時調整課堂教學策略,從而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奧蘇伯爾學習理論強化新知;另一方面可讓學生的思維始終保持最佳的積極活動狀態,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在學習《旅遊心理學》中“人的心理的實質”這部分內容時,一般是分三個層面引導學生逐層理解,即“心理是人腦的機能;心理是對客觀現實的反映;心理具有主觀能動性”。而且基本上都採用正面舉例的方式論述。筆者認為,如果在每個層面講解結束後設計幾個反饋提問,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有了人腦就一定會產生人的心理嗎?為什麼?人的主觀能動性越強,說明人的心理品質越好嗎?為什麼?人只要多接觸客觀現實,心理就能得到不斷髮展嗎?為什麼?這幾個反戈一擊的問題,學生如果都能正確問答,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學生已經準確掌握了這部分內容;如果學生一時不能正確問答,教師可引導分析,糾正學生的錯誤認識,使新知識真正獲得實際的心理意義。多年的實踐經驗證明,課堂上察言觀色、練習中尋找問題、考查後反饋小結是及時捕捉學生新知學習反饋情況行之有效的做法,值得我們在教學活動中進一步探索和靈活應用。

  三、濃縮歸納,重構體系

  奧蘇伯爾認為,有意義學習的實質,就是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知識建立非人為的、實質性的聯絡,從而使新舊知識相互同化、順應或重組為更高度分化的新的認知結構,最終實現融會貫通。奧蘇伯爾認為,這種實質性的聯絡組織得越好,學生往往就學得越好,有意義學習才能最終實現。學生在學習“旅遊者的需要”這一部分內容後,緊接著學習“旅遊者的動機”,如果僅僅根據書本上出示的動機概念來理解動機,學生肯定會覺得困難。我們不妨作這樣一個描述:“人的需要隨時隨地都會產生,是不是所有的需要都會轉化為行動呢?並非如此,許多需要只是稍縱即逝,只有少數特別強烈且強烈到一定程度的需要才會成為直接推動人行為的動力。

  需要成為直接推動人行為動力的時候,需要也就轉化成為了動機。因此,奧蘇伯爾學習理論動機是需要的轉化形式,需要是動機產生的原動力,動機是激勵人行動的原因。”透過上述語句的描述,新知“動機是激勵人行動的原因”與已有知識“需要”間真正建立了非人為的、實質性的聯絡。透過引例釋疑及反饋質疑,學生在大腦中便儲存了許多零星的、不完整的資訊碎片,在一定意義上講,這些零星的、不完整的資訊碎片如果不能整合為一個更高層次的資訊結構體,學習者就很難建構更高層次的認知結構。因此,在有意義學習過程中,除了學習心向、潛在意義和心理意義等重要條件外,還必須打破所學學科知識的章節界限,及時地把所學的知識以新的方式進行濃縮歸納和重新組合,形成更高層次、更有內在聯絡的新的資訊塊、資訊組和資訊體,從而為構建新的認知結構體系奠定基礎。濃縮歸納,重構體系,這是有意義接受學習最終實現的標尺。

  有意義接受學習是課堂學習的基本形式,它在中職教學中有其獨特的優點,但有意義學習並不排斥自主學習、發現學習等其他形式的學習,任何一種學習形式都有其自身的缺陷和不足,都有其特定的適用範圍。教師一定要幫助學生找最適合的學習方式,因為最適合的才是最佳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