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爾汗高分神片《摔跤吧,爸爸》觀後感
阿米爾汗高分神片《摔跤吧,爸爸》觀後感
“記著,爸爸不能時刻保護著你,爸爸只教你如何戰鬥,你要戰勝自己的恐懼,試著自己拯救自己。”下面是《摔跤吧,爸爸》,快來圍觀吧。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篇一】
印度是個等級制度非常嚴格,男尊女卑思想極其嚴重的國家。
片中那個被嫁給一個陌生男人的十四歲的新娘,在婚禮一片載歌載舞歡聲笑語中,冷臉冷心地講述她看得見過程和結局的人生:悲催又無奈。印度大多數農村的姑娘,甚至大多數城市的姑娘,過得依然是這樣的人生。
片中的父親,儘管生活在一個小村莊裡,有對摔跤運動的執著熱愛,有為國家贏得榮譽的堅定理想,有頭腦,有行動力,能夠無視旁人的嘲笑,冷眼,以智慧和不懈的努力,突破重重困難,堅定地將女兒培養成世界冠軍。
這裡有幾個層次的表達,身為女子,其實一樣可以有所作為,一樣可以有所成就。
父親對女兒 博大深沉的愛與包容,瞭解與支援,將女兒導向成功。走向成功的路一定是艱辛而漫長,需要持久專注,心無旁騖。
影片讓我回憶起一個印度學生,從她那裡我知道,儘管世界已經發展到現代如此文明的程度,男女已經毋庸置疑地平等與平權,可是印度重男輕女的思想依然很嚴重。
女子出嫁時必須給男方彩禮,如果沒有,都嫁不出去。
她的父親就讓她接受了很好的教育,還送她到英國留學。
她的丈夫,也是印度人,在英國留學,明確表示,愛我的這位學生,不需要收任何彩禮,她選擇嫁給了這位先生,畢業後隨丈夫來到上海工作。 在學習過程中,感覺這位學生聰明努力,將來一定能夠成長為優秀的職場女性。
再想想宋氏三姐妹的家庭,在封建社會制度下,培養教育了三個優秀的女兒,最終都在挽救中華民族的出苦難中做出傑出的貢獻,不得不說她們的父母成就輝煌。
父母對我,在生活學習工作上,物質上和精神上,均給予了充分的支援與鼓勵,尤其是父親,非常民主和慈愛,基本是嚴母慈父的典型家庭範本。 父母親的愛與關心支援,不得不說給了我很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質基礎,甚為感謝在心。 同時也充分理解影片中父親與女兒間的那種深沉的理解與愛的感受。
我想,在任何制度下,在任何環境中,總有這樣的父親,總有這樣開明,對女兒有真愛的父親,讓女兒接受良好的教育,自然會得到優秀的女兒,讓父親驕傲和自豪。
希望世界上,這樣的開明又慈愛的父母親越來越多,這樣的優秀女兒也越來越多,這樣,女兒們,可以更自由,更優秀,為世界的文明,增添更加美麗的色彩和圖畫。
印度是個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國家,它的哲思,它的宗教,無不透露著這個民族的智慧和高超完美的想象力。
就如當年西方俗世完全藐視中國,將中國視作東亞病夫一般,印度也是被世界的俗世界嚴重低估的,有如股票市場的潛力股,一旦價值被挖掘,時機合適,隨時有機會突然發力,一鳴驚人的。印度也會是這樣一個國家,能夠有燦爛文化的民族,都有著深厚而豐富的內涵,有著智慧而有力量的國民頭腦。未來印度將有的快速的大發展。
我們國家政府對此是有清醒的認識的,這些年國家在轉型,我們必須轉,再難都是必須的大方向。
如果說世界是個大產業鏈的話,我們中國,從原來的農民工,到產業工人,現在向自主技術產品,自主品牌,向世界產業鏈的高新尖端發展。
曾經去越南柬埔寨旅行,他們的工資水平,基本是中國的十分之一左右,低水平的僅靠勞動力密集型的生產方式,未來我們必然是沒有竟爭力的。
這兩個還是小國家,印度可是人口大國,如果我們不迎頭趕上,被印度為首的這些國家趕超的話,我們就會淪為整個世界產業鏈的底端,被踩在腳下,短期內很難有翻身之時。
現在一帶一路的國策,是在歐美西方國家的壓制下,走出的一條屬於中華民族自己的世界發展之路,突破重重阻礙,中華民族依然在艱難地向前挺進。
一個民族的發展,有時候象一個人一樣,周圍有支援有鼓勵,有阻礙有壓制,也有嫉妒和仇恨,有嘲笑有諷刺,有誤解有誹謗,需要你明瞭這些外部環境險惡,同時,大膽中有細心,努力中有頭腦,團結所有友善堅定的朋友,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獨特的路來走,完成你的人生目標和理想。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就是完成一個民族的發展振興之路,實現民族目標和夢想。
想必在國家的整體轉型中,個人難免隨著這個大變動,也將面臨更多的挑戰與變化,巨大而突如其來,似乎讓我們有些無所適從。
有國才有家,只有,國家的轉型整體成功,將帶動個人的轉型,重新定位成功。個人的安身立命與成功均與國家整體的發展與成功息息相關。
現在我們還在路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還需努力!
真心地,對我們的文化有信心,對我們的國人有信心,對我們治國精英團隊有信心,對我們中華民族燦爛美好的明天有信心!
只是我們需要耐心,需要堅定,需要共同的努力,需要平心靜氣,需要全國人民的團結與合作,在此之上,我們,必然有美好的明天,道路是曲折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即便是漫漫長夜,只要我們攜手共進,長夜必將過去,黎明就在前方 。。。。。。
何況看過日出的人們都知道,最黑暗的時候,黎明破曉就在前方!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篇二】
本週看的電影是昨天剛在國內上映的《摔跤吧,爸爸》,這個是我期待已久,米叔所演的。
我以前看電影基本沒有什麼特別喜歡的偶像的,只有喜歡的電影,但米叔(阿米爾汗)的出現讓我喜歡了他,看過他兩部電影后就去把他演過的都看了。
米叔,很多人應該都知道,誇張的可以說他一個人撐起了印度的電影業,他演過《三傻大鬧寶萊塢》、《未知死亡》、《我滴個神啊》、《地球上的星星》等經典電影。
為什麼喜歡他呢?
因為他的電影都是會帶有一種批判諷刺性,健康,正能量,及社會中常見問題的反思,米叔的電影不多,但一出必是精品。
為了看這部電影,前天早早買好了電影票,然後去附件的電影院看,開始的時候,TMD居然是國語版,不是原版,當時買及了,沒注意看,然後果斷走了,打車去另一個電影院看原版的。
看電影的時候,覺得這一部沒有之前的`好了,難道米叔沒覺得這種為了父母期望而不尊重孩子的選擇,不尊重女性的電影是好的嗎?
之後瞭解到才發現錯的人是我,我以自己所在的環境去理解印度的環境了。
印度的童婚比例高達47%,全世界每年有1500萬女孩被父母用來換取聘金,印度政府1929年透過禁止童婚法 ,1978年印度政府把男女婚齡提高到21和18歲 ,均未奏效。根據聯合國統計,妊娠和分娩併發症是發展中國家15至19歲少女死亡的主要原因。
也就是說印度裡面貧困的地方,女孩們是沒有自己自由選擇的權利,而只能14歲就嫁人,作為父母的一件商品,然後過著相夫教子的一生。
而阿米爾汗所演的爸爸,逼著自己的女兒成為摔跤選手,是讓她們成為改變自己唯一的途徑,當時看著真的覺得價值觀不對啊,不是不對,而是沒有辦法。
想想自己小時候也是一樣,被父母逼著學習,出去玩一會兒都被打罵,不要提什麼尊重我們的選擇,父母是農民,能提供給我什麼選擇呢?而我自己又知道什麼選擇呢?
我知道只有和一堆小孩各處玩,大一點就是玩電子遊戲了,別說什麼技能輔導班,對我來說根本就是奢望,所以我能改變自己的方式就是被父母逼著學習了。
還真的感謝父母,不然,現在回家後,看看小時候的玩伴,看看小學的同學,差別真的是挺大的。
當父母沒有能力給我們選擇的時候,逼著自己學習就是唯一的選擇,況且電影中孩子的父親還是一個專業的摔跤運動員,他能為自己的孩子提供一個更好的選擇,讓她們遠離不受自己控制的人生。
自己對這部電影還是沒有跳出自己的侷限認識,以自己碎片的認知去思考一個國家的認知,真的是管中窺豹。
米叔果然又演了一部好電影,可是米叔51歲了,希望今後還能看見米叔。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篇三】
今天上午,我們帶孩子看了中國交通廣播舉辦的電影,《摔跤吧!爸爸》
電影《摔跤吧!爸爸》,很很有教育意義的片子,強烈推薦給大家(家裡有小朋友的人一定要帶上小朋友一起去看。)
記著,爸爸不能時刻保護著你,爸爸只教你如何戰鬥,你要戰勝自己的恐懼,試著自己拯救自己。"
───《摔跤吧,爸爸》
在印度那樣一個絕對男權的國家,女性地位極其低下,社會給予女性個性發展的空間非常有限,對於底層家庭的女孩來說,夢想就是奢望。
所以在影片中,爸爸“逼”女兒學摔跤,既是為自己圓夢,也是為女兒尋找到一個改變人生的方位。
不然,她們的命運無非是早早結婚生子,成為一種傳宗接代的“工具”。離開印度真實的社會環境討論女孩的“個性發展”,多少有一種“何不食肉糜”之感。
無論所謂“女權的勝利”,還是“父權的遊戲”,觀瀾君看到的,只是一個父親。
他是個無所不能的父親。
他“冒天下之大不韙”讓女兒與男孩練習摔跤、為了女兒能走上摔跤賽場跟人吵架、為女兒DIY了一個沙坑摔跤場、還用家裡的棉墊代替正規摔跤場的墊子,最終摔出了兩個全國冠軍。
他又是個脆弱的父親。
他會在大女兒進入體校之後跑到教練面前低聲請求;會在與進入科班的大女兒的“對決”中敗下陣來;在聽到女兒因比賽失利哭泣時手足無措;體校要開除兩個女兒,向校方求情時滿眼淚光——“她們沒有錯,真要說她們有什麼錯的話,那就是她們有個瘋狂的父親。”
你看,如同你我的父親一樣,他再普通不過。
在我們質疑這位父親的初衷時,捫心自問,誰不是被父母略帶強迫地引導著呢?
對這樣的家庭來說,沒有父親的強勢引導,又哪來女兒後期自我意識的真正覺醒?何況在那樣一個窮困封閉的村子裡,女兒的見識本就有限。
觀瀾君從電影中看到的,是父親與女兒的共同成長:
父親年輕時未實現自己的理想,總有壯志未酬的痛苦,因為“你本可以”。意外發現女兒的摔跤天分,這位遲暮英雄贏回榮譽的雄心活泛起來,果斷地以父親的強勢、霸道和專制,開始了一個將女兒培養成優秀摔跤手、進而嬴取冠軍獎脾的專項實驗。
女兒從牴觸到發自內心接受摔跤運動,轉折點就在那場偷偷去參加的閨蜜婚禮上。
從那之後,女兒理解了父親的愛,從心底接受父親的安排,將摔跤當成了改變命運的出路。小宇宙徹底燃燒了起來。
從開始練習摔跤遭鄉鄰非議、被同學嘲笑,到參加比賽處處受阻,父女內心關於“女孩憑什麼不可以”的詰問,齊並激發出來。
當女兒在成功的路上越走越遠,村鄰紛紛效仿時,父親對女兒說:
如果你明天贏了,勝利不僅屬於你,還屬於數千萬個被認為不及男孩的女孩。
講真,這話令人振奮!
有人又要問,成功了的女兒依然是父親夢想的附屬品嗎?
決勝的關鍵時刻,父親意外缺席了,“記著,爸爸不能時刻保護你,爸爸只教你如何戰鬥,你要戰勝自己的恐懼,試著自己拯救自己”,父親往昔的這句話,給了獨自戰鬥的女兒絕地反擊的智慧和力量。
賽場上印度國歌奏響,暗喻她真正從父親的庇廕裡走向了自己的人生巔峰。
這樣的勝利不但屬於這對父女,因為她影響了整個社會。這,也是父親送給女兒的最好的禮物。
這部電影讓我們談論女權意義和女權表達,算是這對父女共同成長經歷生成的一個“副產品”。可就是這個副產品,卻讓影片高度上了一個level。
為何這樣一個看似平淡的故事,如此強烈地感動你我?
影評人 @梅雪風 說,它植根於真實的世界,而且它對片中的人物都有著深沉的情感,正是這種真實感和人性味,讓這個本質上看似俗套的劇本有了自己強悍的生命力。
觀瀾君認為,將女權和女性解放這樣一個沉重、宏大的命題,落到一個普通家庭身上,落到一個普通的父親身上,落到兩個普通的女孩身上,真實、不空洞、不說教,勵志而不失溫情。這部影片讓中國的觀眾產生強烈的共鳴,不是偶然的,反觀我們的影視作品,充斥著太多遊離於現實之外的套路化人物和故事,鮮少觸及鮮活的現實。
將社會和人性的缺陷暴露在聚光燈下並不羞恥,該羞恥的是,我們有缺陷,卻熟視無睹,甚至集體下意識地迴避,在現實中如此,在影視作品中同樣如此。
觀照社會、觀照人性,理應是電影的責任,也是其價值所在。
在一片叫好聲中,將《摔跤吧!爸爸》推上神壇大可不必。但是,影片散發出的以小見大的真誠、直面現實的態度,以及微笑含淚的表達,讓人們相信,只要不放棄努力,夢想終將實現。
女孩?憑什麼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