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懋春(1904~1988)
[拼音]:Sikeliyabin
[英文]:Александр Николаевич Скрябин (1872~1915)
俄國作曲家、鋼琴家。1872年1月6日生於莫斯科的一個貴族家庭。1888~1892年入莫斯科音樂學院從作曲家С.И.塔涅耶夫、А.С.阿連斯基學作曲,從В.И.薩福諾夫學鋼琴。1896年赴歐洲各國演出自己的作品。1898~1903年在莫斯科音樂學院教鋼琴,同時從事創作。1903年起旅居瑞士、巴黎、布魯塞爾等地。1910年返莫斯科,此後仍常出國演出。1915年4月27日卒於莫斯科。
斯克里亞賓自幼具有敏感的天性,好沉思冥想,易熱情衝動。其早期創作深受F.F.肖邦影響,音樂富於浪漫色彩和幻想性,也不乏戲劇性的激情,尤擅長於寫抒情性的鋼琴小品。早期作品均系鋼琴曲,除1部鋼琴協奏曲(1894)外,還有10首馬祖卡(1888~1889)、12首練習曲(1894)、24首前奏曲(1888~1896)、2首即興曲(1894)等。1900年起主要創作交響音樂,作有交響曲3部。《第一交響曲》(1890~1891)終樂章有歌頌藝術的合唱,自作歌詞;《第二交響曲》(1901~1902)採用貫穿性主題,氣勢趨於巨集偉;《第三交響曲》(1903,稱《神聖之詩》),由“鬥爭”、“喜悅”、“聖遊”3個樂章組成,體現人同敵對力量鬥爭中艱辛、愉悅和歡樂,氣勢巨集偉磅礴。自1903年起,在俄國П.А.斯托雷平反動時期佔統治地位的社會思潮影響下,他日益潛心探討唯心主義哲學,同時逐步形成其獨特的和聲體系。和絃結構常由三度改為四度疊置,以此構成的某一和絃作為其和聲基礎,如基於 5個四度(C、#F、#B、E、A、D)的“神祕和絃”。1908~1910年居布魯塞爾時,與神智學家交往,更傾向於神祕主義、唯我主義。晚年抱著藝術能“通神”的思想,醉心於表現神祕主義的哲學命題;認為藝術與宗教之間存在本質的聯絡,力圖創作一種“神祕劇”(未完成,只留有部分草稿)。晚期作品亦試圖使音樂綜合其他藝術,如管絃樂《狂喜之詩》(1905~1908)、交響詩《普羅米修斯》(又名《火之詩》,1908~1910),後者應用管風琴、合唱、樂隊及一種由英國人裡明頓於1895年所發明的“色彩風琴”,即演奏時能同時在銀幕上呈現出各種與音樂相聯絡的色彩,求得音與色的通感以發揮作用。他的10首鋼琴奏鳴曲中,自第6首(1911~1912)起放棄任何調號,調性模糊,屬晚期代表作。斯克里亞賓對1905年革命前的俄國社會有深刻的感受,在創作中有所反映,體現了焦慮不安的思緒以及個人美好的幻想;而晚期作品更多體現出恍惚的精神狀態和神祕的思想幻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