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比提(1697~?)
博物館在人類生活中佔有重要位置。它的活動已經滲透到教育、科學、文化、旅遊、環境保護等各項事業之中,發揮著特殊的作用。博物館被視為學校的第二課堂、成人的終生學校、文化的視窗、旅遊的熱點,是人們擴大知識領域、滿足審美享受、培養生活情趣、陶冶身心的重要場所。博物館還是儲存和研究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機構。因此,各國都十分重視發展博物館,至20世紀80年代,博物館的總數已經達到 3.5萬多座。隨著各國經濟文化的發展,博物館還將迅速增加。
博物館在適應社會發展的漫長曆程中,形成多職能的文化複合體。隨著社會的發展,博物館的職能仍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之中。博物館的新職能、新形態、新方法、新的收藏物件也不斷地出現。因此,國際公認的博物館定義也在不斷修改之中。國際博物館協會為了給博物館下一個各國都能接受的定義,進行了很多工作,花了很長時間,曾經作過多次討論和修改。1946年11月,國際博物館協會成立時的章程中提出:博物館是指為公眾開放的美術、工藝、科學、歷史以及考古學藏品的機構,也包括動物園和植物園。1951年、1962年、1971年,國際博物館協會又多次對博物館定義進行了討論修改,直到1974年,國際博物館協會第十一屆大會通過的章程,才明確規定:博物館是一個不追求營利的、為社會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向公眾開放的永久性機構,為研究、教育和欣賞的目的,對人類和人類環境的見證物進行蒐集、儲存、研究、傳播和展覽。很多人認為,這是目前較為適當的一個定義,但也有人認為,這只是國際間的一般性定義,各國仍按自己的認識和理解去對待博物館。美國《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指出:現代的博物館是徵集、保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的實物,併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機構。美國博物館協會認為:博物館是收集、儲存最能有效地說明自然現象及人類生活的資料,並使之用於增進人們的知識和啟蒙教育的機關。《蘇聯大百科全書》提出:博物館是徵集、保藏、研究和普及自然歷史標本、物質及精神文化珍品的科學研究機構、科學教育機構。日本的博物館法規定:博物館是收集、儲存、展出有關歷史、藝術、民俗、工業、自然科學等資料,供一般民眾使用,同時進行為教育、調查研究、啟蒙教育等所必要的工作,並對這些資料進行調查研究作為目的的機關。
中國對於博物館的認識,有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對其定義也有過多次修改。20世紀30年代中期,中國博物館協會認為:博物館是一種文化機構,不是專為保管寶物的倉庫,是以實物的論證而作教育工作的組織及探討學問的場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對博物館的定義進行了兩次大的討論和修改,直到1979年,全國博物館工作座談會通過的《省、市、自治區博物館工作條例》中才明確規定:博物館是文物和標本的主要收藏機構、宣傳教育機構和科學研究機構,是我國社會主義科學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博物館通過徵集收藏文物、標本,進行科學研究,舉辦陳列展覽,傳播歷史和科學文化知識,對人民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教育,為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中國博物館界對這一定義基本上是肯定的。
博物館的起源
博物館作為一種文化現象起源於對珍品的收藏。這種文化現象的出現可以遠溯到古希臘、古羅馬時代。當人類進入文明時代後,生產力提高,社會財富增長,使一部分人擺脫了體力勞動的重擔,有時間進行文化藝術的創作和享受,從而產生了許多文化珍品。同時由於私有制的出現,個人佔有財富的社會現象不斷擴大,以致從物質財富的私人佔有發展到精神財富的私人佔有,於是蒐集或掠奪文化珍品予以私藏的現象也就出現了。公元前 3世紀,托勒密王朝在亞歷山大城的宮殿裡建立繆斯廟存放亞里士多德學園裡選存的珍品,並不斷擴大收藏。這個收藏珍品的場所──繆斯廟就成了現在人們所說的最原始的博物館。博物館的英文museum就是源於希臘語繆斯廟mouseion一詞。到羅馬共和時代,這種原始博物館的文化現象開始成批出現,皇室、貴族中私人收藏各種珍品和稀有古物的風氣日益興盛,有的甚至開闢陳列室供客人觀賞。中世紀的歐洲處於封建制度和教會統治之下,但收藏珍品的文化現象並沒有消失,許多國家的中世紀大教堂都專門開闢了珍品室保管和陳列珍奇物品、法器、聖像、寫本、教主遺物。傳教士也從所到之處帶回了種種珍奇物品,使人們眼界大開。世俗文物的收藏也有發展,多集中在宮廷、貴族、宅邸、莊園、城堡之中。14~16世紀,歐洲處於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歷史之中,在文藝復興的浪潮中,收藏珍品的文化現象進一步發展起來,大批希臘著作的手抄本和從羅馬廢墟中發掘出來的古代雕塑等藝術珍品,在歐洲人面前重現了古代文明的光彩,引發了在新的達官富賈、新生地主中收藏和欣賞古董的熱潮,收藏珍品的文化現象從皇室、教會普及到了新興市民階級。那時德、意、法、荷蘭四國收藏家多達千餘家。這些私人藏品以後多為博物館收買,奠定了歐洲各大博物館的藏品基礎。
現代博物館的誕生與發展
17~18世紀歐洲各國先後進入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高潮。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帶來了資本主義文明。新興資產階級倡導的民主與科學精神,與現代博物館的誕生密切相關。在資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運動中,在社會開放、知識普及的浪潮中,博物館的殿門被革命敲開了。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統治,收藏在皇宮中的大量歐洲藝術珍品轉為國家所有。政府下令在盧浮宮建立中央藝術博物館正式向公眾開放。繼盧浮宮開放之後,歐洲各國紛紛建立了國家博物館。私人博物館也相繼開放,從而開始了博物館社會化的程序。隨著科學革命的發展,博物館界出現了一種新現象:科學博物館的誕生和博物館科研職能的發展,各種動植物標本、礦物岩石標本、古生物、古人類遺骸以及天體望遠鏡、顯微鏡、溫度計等儀器進入博物館,不僅擴大了藏品的內涵而且產生了博物館的第二職能:即科學研究職能。這時博物館往往就是科學家工作的場所,藏品就是科研的物件和資料,博物館往往成為建立相應的科學研究所的基礎。在工業革命的深入和初等教育普及運動開展的形勢下,博物館的社會教育職能也迅速發展起來,於是形成了收藏、科研、教育三職能兼備的現代博物館。這種現代形態的博物館至19世紀在歐美等西方國家已經相當普遍地發展起來了。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和平時期,世界博物館又出現一次發展高峰。1926年國際聯盟在巴黎成立了國際博物館事務局,這是第一個博物館的世界性組織,是30年代世界博物館運動的紐帶。蘇聯十月革命後建立的博物館是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基礎的一種新型的博物館,在博物館發展史上具有特殊意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相繼建立的社會主義國家中,普遍發展了這種性質的博物館。二次大戰後,世界處於相對和平環境中,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物質生產迅速發展,人民生活不斷提高,國際社會進一步開放,這都為博物館的迅猛發展創造了條件。20世紀80年代博物館的總數已接近二次大戰前的 4倍。根據國際博協1571年哥本哈根會議的規定,儲存活標本的機構,如植物園、動物園、水族館、自然保護區、科學中心和天文館都進入博物館行列。博物館的新型別還在不斷產生。現在博物館已經成為各國教育和文化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旅遊和國際交往的重要場所(見外國博物館史)。
中國博物館的發展道路
中國古代私人藏鐘鼎古器物起源很早。遠在公元前的商周時代就有了收藏珍品的場所,此後,收藏之風歷代不衰。兩宋以來對藏品研究有很大發展,目錄學、金石學有重大成就。19世紀下半葉在洋務運動、維新運動中,有識之士不斷提倡引進西方型別的現代博物館,作為“開民智”的重要措施。由於辦博物館被視為“新政”之一端,遭到清政府的反對,直至1905年,中國博物館建設的先驅者張謇自費建立中國第一座現代博物館──南通博物苑,才開始了中國現代博物館事業的新紀元。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華民國。他的政府中的教育部長蔡元培和在社會教育司工作的魯迅都是十分重視博物館建設的。可惜這個政府不久就為軍閥政府所取代,博物館事業未能發展起來。到了30年代中國才真正出現了博物館發展的第一個高峰。這個高峰的到來,一方面受30年代世界博物館運動的影響,一方面與當時中國社會的經濟、科學文化發展的需要有關。1928年全國博物館只有10個,到1936年就發展到77個。大型博物館如國立歷史博物館、故宮博物院、中央博物院、自然博物院相繼籌建,各省也紛紛建館。中國現代博物館事業雖然起步很晚,但一開始就具有比較鮮明的收藏、科研和教育作用。當時博物館業務相當活躍,甚至多次出國參加國際展覽活動。1935年中國博物館協會誕生,發行了會報,刊印了叢書,並於1936年舉行年會討論學術、規劃事業。正當中國博物館事業進入興盛時,戰爭卻中斷了這一富有希望的程序,使中國博物館遭到嚴重破壞。
中國博物館事業發展的第二個高峰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50年代。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對發展文物、博物館事業十分重視。中央政府剛一建立就釋出了一系列法令保護珍貴文物和文化遺址,還專門發了《徵集革命文物令》,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仍然撥款發展博物館事業。1949年,中國大陸只剩下21個博物館, 3年後的1952年全國省市以上的博物館就發展到40個。1953年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後,博物館仿照蘇聯地誌博物館籌辦全面反映地方自然、歷史和社會主義建設面貌的地誌博物館。1957年第一個五年計劃結束時全國博物館總數已達到72個,除青海、西藏外,省級博物館大體都已建立,基本上改變了舊中國博物館集中在少數城市的不平衡局面。50年代後期在北京還建立了規模較大的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革命博物館、中央自然博物館和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等國家級博物館。
中國博物館事業發展的第三個高峰是在80年代。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加快了博物館建設的步伐。10年間博物館在數量上、質量上都有了相當大的發展。1988年底統計全國文化系統共有博物館 903個,10年間增長了 2.6倍。如果把非文化系統自辦的博物館也計算在內,至1987年底中國博物館總數已達千餘個。全國博物館工作者正為創造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博物館而努力 (見中國博物館史)。
隨著博物館的發展和演變,博物館學也在發展之中。初期的博物館學同其他學科一樣是從對個別研究物件的記述開始的。早在 16~18 世紀西歐國家就出現了一些這樣的著作,其後有些著作陸續涉及到博物館藏品分類、陳列、教育和歷史,如1904年美國人D.默裡編寫的《博物館的歷史和功用》、美國博物館協會成立以後出版的《博物館的目的與方法》等。20世紀30年代開始,博物館學研究有了新的發展,研究視野逐漸擴大,成果也日見增多。1934年國際聯盟學術合作委員會舉行萬國博物館專家會議,同年出版了兩卷本《博物館學》,並很快被譯成多種文字,推動了各國博物館學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博物館事業的恢復和發展促進了博物館理論的發展。1950年出版的棚橋源太郎著《博物館學綱要》建立了日本博物館學的體系;1955年出版的《蘇聯博物館學基礎》一書系統地闡明瞭蘇聯博物館學理論和實踐的基本問題,第一次把馬克思主義注入到了博物館概念之中,用馬克思主義哲學解釋博物館的本質和現象,指導博物館的實踐。它的出版對蘇聯以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博物館產生了廣泛影響。70年代以來,博物館學開始了學科建設的新時期。博物館學長期偏重應用和技術方面的研究,要把傳統博物館學上升到現代科學的水平上來,有待於學科基礎理論的發展。國際博協博物館學委員會和各國學者特別緻力於博物館學的定義、概念和範疇的再研究,力圖對博物館多性質、多職能的複雜現象和不斷髮展變化著的程序進行新的理論概括。博物館學的各種分支學科的建設正在方興未艾。博物館管理學、藏品保管學、博物館教育學、陳列學等都在進一步發展中。為了適應學科的新發展,博物館學方法論的研究也在展開。在建立國際統一的博物館學的同時,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各國也在發展著自己的博物館學研究。1981年中國國家文物局組織專家編寫的《中國博物館學概論》對博物館的基礎理論和工作方法進行了探討。符合中國國情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博物館學正在創立之中。
博物館藏品
藏品一詞內容非常廣泛,博物館藏品系博物館收藏物的總稱,它具有特殊的含義,不是任何實物都能成為博物館藏品的,而只有那種能夠反映人類和人類環境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實物才能成為博物館物品。博物館物品是博物館賴以活動的物質基礎,如果不把物作為主要的資訊傳播工具,不論其性質如何都不是博物館,這就是博物館與科研、教學等機構不同之處。以物組成博物館特有的語言,這是任何別的機構無法取代的。值得注意的是博物館物的概念在不斷地擴大,特別是當代博物館各種型別層出不窮,博物館物的概念遠遠超出“歷史化石”的內涵。我們對博物館物的概念也必須從發展中去把握。例如人類歷史和自然歷史中有文化價值的遺址、遺蹟,有文化價值的生態環境和自然保護區的整體等都被視為放大了的博物館的物。博物館的物已經包羅永珍,博物館已經成為人類和國家的文化財產的寶庫。因此博物館的收藏和保管工作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保管工作的根本意義在於使用,而使用的前提在於永久儲存。為了今天、明天以至子孫萬代的使用,博物館收集和管理藏品的工作具有第一位的、基礎性的地位,各國博物館都不遺餘力地致力於藏品收集工作。一個博物館館藏珍品的多少,直接關係到這個博物館的社會聲望和實際業務的開展。中國博物館藏品的蒐集工作主要是通過考古發掘、接受饋贈、徵集(採集)以及館際交換等方式進行積累的。博物館對藏品的管理有很高的專業要求和嚴格的保護措施。保管工作的現代化水平和科學保護水平仍在不斷提高。藏品資訊的傳播手段也日益多樣化。
陳列展覽
博物館的資訊有許多傳播形式,其中陳列展覽是最基本的形式。博物館既設定長久性的基本陳列,又舉辦臨時性的展覽,兩者相輔相成擔負著博物館資訊的展示任務。基本陳列是博物館展示資訊的主體,是博物館進行社會教育活動的主要陣地。一個博物館的基本陳列不僅反映著這個博物館的性質與型別,而且體現著它的藏品質量與科學研究水平。一個博物館的學術聲譽和業務聲譽往往來自這個博物館的高水平的陳列。臨時展覽則可以從多方面開拓陳列主題,擴大博物館資訊的傳播量,使博物館陳列呈現多樣化的生動活潑局面。經常舉辦臨時展覽是博物館業務活躍的表現。中國國家級博物館和一些地方博物館在基本陳列之外,經常舉辦各種臨時展覽,吸引了大量觀眾,提高了博物館的參觀率,有些十分成功的臨時展覽進一步增進了舉辦博物館的知名度。一些藏品較少的小型博物館,引進或組織臨時聯展也有不少成功經驗。隨著科學技術發展,博物館展示方式也日益多樣化。在經濟發達國家中,利用電視、電影展示博物館陳列已相當普遍。陳列在博物館各項業務中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是各項業務的中心環節。各國博物館都十分重視提高陳列質量,而陳列質量首先在於陳列品的質量,擁有相當數量的有吸引力的高質量陳列品是搞好陳列的物質前提。最具有博物館價值的陳列品是實物原件,這些實物原件是博物館資訊最原始的載體,是第一手的原始資料,我們把它通稱為文物。一個陳列(不包括科技陳列)如果沒有高質量的文物是很難真正吸引觀眾的。“讓文物說話”是博物館陳列語言的特徵,但是有了好的文物並不等於有了好的陳列。好的內容必須靠好的形式來表現。根據美學原則,組合文物並予以藝術處理是提高陳列質量的關鍵性步驟。許多成功的文物組合和精彩的藝術處理往往給觀眾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濟發達國家在陳列技術和陳列手段上運用新材料、新技術具有更現代化的水平。蘇聯博物館創立的主題結構陳列方法為社會主義各國博物館普遍採用(見博物館陳列)。
教育職能
博物館教育現象大約出現在19世紀。過去觀眾在庫房中參觀藏品,博物館方面並沒有一定的教育目的。到了19世紀中葉,有的博物館另闢陳列室有目的有組織地陳列藏品,有計劃地對觀眾施以影響,於是開始出現了博物館教育現象。1852年建立的德國紐倫堡日耳曼博物館就是按史前時代、羅馬時代、德國時代 3個系統 6個展室組織陳列的。它幫助觀眾瞭解了不同時代的社會面貌,顯然這是一種教育行為。1851年在倫敦舉辦的萬國博覽會也是含有宣傳教育目的的。當時舉辦這種轟動社會的大型博覽會顯示了實物的宣傳教育價值,擴大了以實物教育為特徵的博物館的影響,博物館教育的價值逐步為有識之士所認識。1873年英國皇家藝術學會提出“使所有的公共博物館,皆具有教育及科學的目標”。20世紀上半葉的50年間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宣揚民族主義、愛國主義成為這一時代思想教育的主題。博物館正是巨集揚民族傳統文化、凝聚民族向心力的好場所,博物館教育遂為各國普遍重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科學技術的發展進入新的時代,科學的普及又是科學昌盛的基礎,因此當代各國都十分重視科普教育。20世紀80年代末,世界上科技博物館已達4000座左右,其中60%以上成立於50年代以後。許多科技博物館實際上已經成為本領域科普的中心。60年代以來,終生教育的概念已為人們普遍接受,許多國家採取鼓勵甚至通過立法手段促其實現。迴歸教育、成人教育、職工教育不斷興起,博物館作為社會教育場所日益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當代世界性教育改革的潮流中,普遍重視學生自學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養,這一趨勢引起了學校教育對博物館的重視。博物館教育以其巨大的實物教育資源為依託,有條件發展成為學校教育之外的第二教育系統。一些國家的博物館設定了教育部門並配備了一定數量的博物館教師,力爭更大地發揮博物館教育作用。兒童教育、學齡前教育的注意力也轉向了博物館,不少國家建立了兒童博物館。在大學中建立博物館配合教學與科研也已相當普遍,博物館巨大的教育資源和特殊的教育方式是其他教育機構所不能代替的。博物館教育的社會價值正與日俱增。
博物館的科研活動
由於博物館型別的多樣化和業務的多樣化,博物館內的研究領域是廣泛而多樣的。博物館的科研活動涉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中的許多學科,沒有任何機構象博物館這樣在一個機構內包含著自然的和社會的、理論的和應用技術的多種研究活動。博物館實際上是一個擁有多學科研究有機複合體。博物館的各項主要業務活動都應置於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博物館科研活動的成果及其質量關係到博物館的學術聲譽和業務水平,因此博物館的科研活動在博物館中居於特殊重要的地位。各國博物館一般都是由有學術聲望的館長直接領導全館的科研活動。博物館有多層次的研究工作,其中有一部分是屬於學術性的。學術成果有的直接體現於陳列之中,有的則以學術報告、論文、專著的形式向社會發表。博物館的學術性貢獻更多地來自博物館的藏品。博物館的藏品優勢使自己的科研成果具有特殊的學術價值。各國著名的博物館都擁有相當數量的學者、專家,他們的論著為學術界所重視。藏品保護的科學技術研究受到普遍重視,許多國家的文物保護科技研究所或研究中心就設在博物館內。博物館還有相當一部分科研活動屬於業務性研究。把社會上和館內的學術成果轉化到業務中去,實際上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也帶有科學研究性質,如藏品保管中的鑑定、鑑選、分類、編目、科學保養等工作。陳列工作中建立陳列體系、構思陳列主題思想、規劃陳列布局、設計陳列藝術形式、組合陳列品等也都是在科學基礎上的創造性業務活動。這些都比一般業務工作帶有更多的研究性質。至於各種講解詞的創作,對觀眾的研究也都具有一定的科研性質。此外,博物館還開展了科研服務性工作,如博物館的藏品保管部門、圖書資料部門編輯出版的庫藏目錄、圖錄、圖譜以及其他出版物,複製、影印的書畫、拓片手稿、照片等都有助於館內外研究者的科研工作。博物館蘊藏的大量研究資料完全靠博物館自己的研究力量去開發是遠遠不夠的。儘管有些國家的大型博物館擁有數十名甚至數百名專家、學者,但仍須要藉助外力。中國博物館的研究力量比較薄弱,科研活動的質量有待提高。
當代博物館處在一個新的歷史條件下,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和平發展帶來的社會變化。二次大戰後,世界處於相對和平的環境之中,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物質生產迅速發展,人民生活不斷提高,國際社會進一步開放,和平進步事業不斷前進。所有這一切都為各國文化的新發展創造了條件。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在世界範圍內,特別是經濟發達國家中出現了文化發展的種種新趨勢:科學技術普及化、文化消費高檔化、文化民族化、文化迴歸自然等。這些趨勢直接影響著博物館的發展。在科學技術普及化的趨勢下,科技博物館的發展異常迅猛,60%以上的科技館建立於50年代以後,其發展趨勢有增無減。文化消費高檔化的趨勢不斷強化著博物館的職能。旅遊的普及進一步推動著博物館的發展。在世界文化發展的同時,民族文化的發展亦為各國所重視,博物館在傳播本國、本民族傳統文化方面作出了貢獻,其本身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在工業社會中產生的迴歸自然的文化趨勢,影響著博物館發展的新方向。把自然景觀、自然環境納入博物館正是對這種趨勢的適應,古老的露天博物館又受到人們的青睞,新興的生態博物館方興未艾,走向自然已經成為當代博物館追求的重要目標。當代博物館出現的上述種種趨勢,使博物館的種類日益多樣化,構成一種多姿多彩的社會文化事業。
當代博物館更加開放,與社會發展的關係更加密切。博物館教育加強了社會橫向聯絡,博物館成為第二課堂、終身教育場所。博物館教育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其他社會教育一起形成國家的大教育系統。博物館也與環境保護事業加強了橫向聯絡。環境保護是一項新興的世界性事業,它與屬於博物館範疇的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自然類博物館密切相關。博物館與科學研究機構、教學機構、各類企事業以及各項文化事業的聯合,使博物館衝出了院牆,更深入地走向了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