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宗師

[拼音]:Xu Guangqi

中國明代科學家,溝通中外文化的先驅者。字子先,號玄扈,上海人。萬曆三十二年(1604)進士,後累官翰林院檢討,禮部侍郎,禮部尚書兼文洲閣大學士。

徐光啟生活在明王朝瀕於覆滅的前夕。當時,國內朝政腐敗,土地兼併日盛,水旱蟲災頻仍,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十分尖銳,加之外有西方殖民主義者和倭寇乘機劫掠侵逼,國勢衰頹,民不聊生。他感憤於此,在入選翰林院庶吉士後,便潛心向天主教士義大利人利瑪竇(1552~1610)學習天文、歷算、火器等現代科學知識,欲以此富國強兵。後雖居高位,猶孜孜不懈地考察經濟,鑽研科學,特別關心農業。同時,通過譯著自然科學書籍,為引進和傳播西方科學技術作出了傑出貢獻。可惜,他的大多數濟世主張常遭豪門貴族阻撓,難能實現。其傳世著作現編有《徐光啟集》、《農政全書》、《徐光啟著譯集》以及由他主持編成的《崇禎曆書》。

徐光啟一生中特別重視農學,他的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晚年之作的《農政全書》中。該書共60卷、12大類,50餘萬字,在他死後經陳子龍等整理修訂,於崇禎十二年(1639)刊行。書中既輯錄有大量的歷史與當世的文獻,也總結了徐光啟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中也包含他的富民強國的經濟思想。

農業是富民強國之本

徐光啟認為財富就是糧食和布帛。而貨幣只是財富的象徵,並非財富本身。由此他得出了“農者,生財者也”(《徐光啟集》)的結論,並指出中國貧窮的原因就在於曠土不耕,人多而不能生谷。為發展農業生產,他提出了移民墾荒和開發水利的正確主張。在他看來,增加糧食生產,從而改變南糧北調的不合理局面,最經濟便當的辦法就是依賴富戶大量募民去西北開墾水田,並“均浙、直之民於江淮、齊魯,均八閩之民於兩廣”(《農政全書·農事》)從事拓荒。同時,在中國南北普及植棉與紡織技術,以解決由於南方織布缺少原棉,北方產棉不會織布,致使南棉北布價格極不合理的現象。他還認為,欲墾荒拓田,水利必須當先,“水利者,農之本也。無水利則無田矣”(《凡例》),為此,《農政全書》特地以 9卷的篇幅來設計開發各地區的水利,還介紹了他和熊三拔合譯的《泰西水法》。

運用近代科學技術、發展農業生產

在《農政全書》中,徐光啟不僅雜採眾家之說使許多珍貴的技術經驗得以保留,尤為突出的是以其平生積累的大量資料,用近代的科學理論和方法進行分析總結,由此提出解決經濟問題,促進農業生產的創新意見。這方面的重要貢獻有:蒐集整理分析了從春秋至萬曆前兩千多年間一百一十一次蝗災記載,得出了蝗災高發時間與地區分佈的普遍規律;運用地理學知識,闡明瞭“風土”和作物分佈的關係;並用“緯度”這一科學概念論述了地區緯度不同,寒暖有別,種藝之法當據此確定的道理;從科學上破除了傳統的二十八宿決定農作物分佈的形而上學觀點。他還通過親自栽種,為推廣新作物、新品種總結出了新鮮經驗,如棉花的樹藝法,甘薯的“十三勝”(即十三個優點)和留種條件等。這些寶貴的知識,後世皆廣為流傳。此外,他對於把近代天文、氣象和算學知識用之於農事將會得到的經濟效益,也作了精闢的概括。如他指出:把曆象知識用之於晴雨水旱的預報,於民生財計大有利益;精於算學,明於度數,無論是測量田地、疏浚河渠,築堤灌田,還是製作機械器具,皆有利便之法以利民生。

做好備荒、救荒

明代的水旱蟲災,其嚴重程度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徐光啟對其危害瞭解至深,所以,他在積極推廣農業科學技術、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十分關注備荒、救荒。他在《農政全書·凡例》中為防治災害造成的凶飢,提出了“預弭(事先採取積極措施以祛民害)為上,有備(節約、積糧、貿通有無)為中,賑濟(計戶給米,救濟饑民)為下”的三原則,若“預弭”不及,“有備”有失,“賑濟”不繼,還可用木葉草實以救民困。所以他把明周定王的《救荒本草》編進了《農政全書》,並對其中三十餘種一般人所不熟諳的草木,親予品嚐。

由於徐光啟認為土曠人多又不能生谷是國家貧窮之源,因此他還研究了人口增殖規律和解決人多的辦法。他提出了在正常情況下,人口大抵三十年增加一倍的觀點。對於眾多的人口,包括靠祿米供養的皇室兒孫,都應趣農就本。他提出的人口增殖規律,儘管是從明王朝三百一十年宗室人口繁衍之數推算而來的,未做科學論證,但他無疑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人口增殖率概念的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