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的新聞活動

[拼音]:Jiangyin Jun-Min Kang Qing zhi zhan

中國清順治二年(1645),江陰(今屬江蘇)軍民抗擊清軍圍攻、堅持81天的城邑守衛戰。

順治元年,清軍入山海關。次年四年,長驅南下,攻佔揚州,五月,佔領南京。清軍所到之處,強制推行“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清人韓菼著《江陰城守紀》,後引文同)的剃髮令。六月二十八,清江陰知縣方亨強迫百姓剃髮,激起民眾的強烈反對。縣諸生許用等人疾呼“頭可斷,發決不可剃”,民眾響應者達數十萬人。眾推縣典史陳明遇為首領,組織義軍,殺方亨,斬清差,捕坐探,據城抗清,從閏六月初五起還多次打退小股清軍的進攻。

閏六月二十一,清貝勒、大將博洛派重兵,命降將劉良佐等指揮包圍江陰城,並四處捕殺城外義兵,企圖斷絕城內軍民外援。時居城東砂山的江陰縣前任典史閻應元,應陳明遇邀請,於七月初八入城,被推為城主和義軍首領。閻應元為人嚴正,富有軍事才能,曾抗海盜立功,深孚眾望。閻、陳通力合作,整飭隊伍,發放武器,籌措糧餉,祭旗發令,誓死守城。

七月十一,清軍攻北門,派敢死士架雲梯登城,被義軍刺死和燒死過半。次日,清軍3萬同時從10處架雲梯登城, 又被義軍擊退。 閻應元令軍民趕製小弩、火磚、火球、火箭(見中國古代火箭)、木銃和撾弩等守城武器,準備抗擊清軍更大規模的進攻。七月十四,義軍利用清軍勸降之機,派出百餘名壯士,以奉送“降禮”為名,暗攜火器進入清軍營帳,炸死清軍官兵2000餘人。七月十七,義軍千人乘夜縋城出南門,突入敵營,襲殺清兵千餘人,凱旋歸城。

博洛對江陰久攻不破大為惱怒,急令增調軍隊和大炮,總兵力號稱24萬(一說數萬人)。七月二十日起,清軍連續炮擊十餘日, 城垣多處崩裂。 守城軍民邊修城、邊作戰。閻應元右臂負傷乃率眾格殺,並親自操炮,彈中清軍將臺,斃傷多人。清廷攝政王多爾袞和豫王多鐸,傳書勸降,義軍在其書後寫上“願受炮打,寧死不降”射還。八月二十,清軍在城外花家壩用200門大炮,專轟城東北角。次日,降暴雨,清軍以狼煙和炮火掩護,渡過護城河,蜂擁入城。閻應元、陳明遇等率領義軍奮勇巷戰,斬殺清兵數千,最後全部壯烈犧牲。博洛下令屠城,倖存者僅有老小53口。

此戰,江陰軍民同仇敵愾,寧死不屈,城內死難者約9.7萬人,擊殺清軍數萬人,重挫其銳氣,鉗制了清軍主力南下,推動了各地的抗清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