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平洋委員會
[拼音]:Yidali lishi
[英文]:history of Italy
義大利共和國,位於歐洲南部,北與法國、瑞士、奧地利、南斯拉夫接壤,東南與阿爾巴尼亞和希臘隔亞得里亞海相望,南隔地中海與突尼西亞為鄰,面積301262平方公里。居民為5700餘萬人(1984),主要為義大利人,少數民族有法蘭西人、拉丁人、羅馬人、弗留里人等。官方語言為義大利語,個別地區講法語和德語。絕大多數人信仰天主教。首都羅馬。
義大利半島在舊石器時代就有居民。約從公元前第5千紀左右起過渡到新石器時代。公元前第2千紀初,印歐語系部落從北方越過阿爾卑斯山陸續進入義大利,此即義大利人的祖先。其青銅時代文化和早期鐵器時代文化分別以特拉馬拉文化和微蘭諾微文化為代表。義大利中部地區文化發展水平較高,公元前8世紀已處在階級社會早期階段,產生了國家。公元前5世紀,羅馬統一義大利,建立起奴隸制國家(見古代羅馬)。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義大利處於西羅馬帝國統治之下。4世紀後,日耳曼人和其他蠻族侵入義大利,給西羅馬帝國以沉重打擊。羅馬城於 410年被西哥特人佔領。455年又遭汪達爾人洗劫。476年,日耳曼人僱傭兵首領奧多亞克廢黜最後一個羅馬皇帝羅慕盧斯·奧古斯圖盧斯,西羅馬帝國滅亡。此後的義大利歷史大體分為中世紀、近代、現代幾大階段。
中世紀
奧多亞克的統治建立不久,就於493年被東哥特人所滅,東哥特王國的統治持續到554年。554年,東羅馬帝國(見拜佔廷帝國)軍隊擊敗東哥特人,佔領義大利大部地區,查士丁尼一世頒佈旨在恢復羅馬帝國奴隸制的“國事詔書”,但實際上,各地的鄉村和城市已衰落至極。568年,倫巴德人侵佔義大利北部,大批驅逐和消滅奴隸主,給了奴隸制最後一擊,加快了封建關係的形成。751年,倫巴德人攻陷拜佔廷控制的拉文那地區,直接威脅事實上由教皇統治的羅馬城及其領地,教皇乃與法蘭克王國宮相丕平(矮子)結盟。754和756年,法蘭克人兩次遠征義大利。756年,丕平把從倫巴德人手中奪來的拉文那地區連同潘塔波利斯獻給教皇,奠定了教皇國的基礎。774年,法蘭克國王查理大帝征服倫巴德王國,把義大利北部和中部併入版圖。843年,查理的3個孫子在凡爾登立約,三分其國,長子羅退爾分得義大利北中部領土,並承襲皇帝稱號稱一世。887年,法蘭克王國最後一個皇帝查理三世(881~887在位)被推翻,義大利進一步分裂:北部各諸侯為爭奪義大利王位而互相傾軋;南部則分屬倫巴德和拜佔廷。義大利的四分五裂使德意志封建主有機可乘。951年,薩克森王朝的奧托一世(936~973在位)率軍侵入義大利,佔領北部地區,在帕維亞接受義大利國王的稱號。962年又進軍羅馬,教皇在羅馬為奧托一世加冕,神聖羅馬帝國成立,義大利北中部處於帝國統治之下。1167年,北部城市聯合組成倫巴德同盟,反抗神聖羅馬帝國。根據1183年締結的《康斯坦茨和約》,北部各城市實際上脫離帝國獨立。11世紀,諾曼人入侵併攻佔西西里島和南義大利,建西西里王國。此後,這一地區相繼為德意志、法蘭西和西班牙所統治。在這一時期,義大利各地區間經濟發展很不平衡。北部商品貨幣關係發達,工商業城市眾多,十字軍東侵後的有利地位和東西方過境貿易刺激了港口城市經濟的繁榮,而南部經濟則比較落後。12~13世紀,北部城市市民在反對封建領主取得勝利的基礎上建立起獨立的共和國,如威尼斯共和國、熱那亞共和國、佛羅倫薩共和國等;至15世紀,隨著階級鬥爭的激化,一些城市共和國轉變為暴君獨裁。
14世紀,義大利北中部工商業的發展,導致了工場手工業的產生,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萌芽。其中佛羅倫薩的呢絨手工工場有 200餘家。領取周工資的工人達3萬人。資本家的剝削引起工人的反抗,1378年佛羅倫薩爆發梳毛工人起義。與此同時,新興資產階級為擺脫封建束縛,又發起文藝復興運動。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代表了歐洲文化發展的最高水平。但14~15世紀義大利經濟的發展,並未促成民族市場的建立和國家的統一。小邦王公的割據,貿易的中介性質,商道從地中海轉向大西洋,土耳其人的崛起與擴張,導致義大利的工商業在16世紀急劇衰落。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義大利戰爭,德意志軍隊對羅馬的劫掠,對義大利經濟起了極大的破壞作用。1559年簽訂的卡託卡姆佈列茲和約固定了義大利被異族統治的分裂狀態:米蘭公國、西西里島、薩丁島和南義大利受西班牙直接統治,其他公國則依附於西班牙。羅馬教皇與義大利其他反動勢力同外敵相勾結,肆意壓迫義大利人民。18世紀前半期,義大利的強鄰繼續在義大利領土上角逐。根據1714年締結的拉施塔特和約,西班牙在義大利的領地轉到奧地利手中,但1735年奧地利又把西西里島和那不勒斯王國轉讓給西班牙波旁王朝。
近代
18世紀後半期,強鄰在義大利爭奪優勢的戰爭停止,義大利經濟又有恢復和發展,封建制度發生危機。從18世紀末葉起,義大利興起爭取民族獨立和國家統一的運動,即復興運動。復興運動的中心內容是推翻封建專制舊秩序,建立資本主義新制度。1796~1814年拿破崙一世對義大利的佔領和統治,給義大利人民造成痛苦和犧牲,但拿破崙一世的改革和拿破崙法典的實行,打擊了義大利的封建反動勢力,促進了義大利民族的覺醒。但1814~1815年維也納會議後,義大利又被肢解,奧地利捲土重來。義大利北中部的倫巴第-威尼斯地區、帕爾馬公國、托斯卡納公國、摩地那公國、盧加公國都直接或間接地處於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統治之下,西班牙波旁王朝恢復對南義大利(兩西西里王國)的統治,教皇則恢復了在羅馬及其領地的統治,只有皮蒙特王國(撒丁王國) 保持一定的獨立性。哈布斯堡王朝和波旁王朝的統治激起人民的不滿,在反法鬥爭中建立的燒炭黨在20~30年代相繼發動了義大利各地的資產階級革命,但均告失敗。因此,G.馬志尼於1831年建立青年義大利黨,提出通過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道路實現義大利統一和建立共和國的主張,但由於不敢觸犯自由貴族和大資產階級的利益而未提出農民的土地問題,因而在30~40年代的多次起義亦告失敗。40年代形成的自由派則主張由教皇或撒丁王國領導,通過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達到義大利統一,建立由各邦君主參加的義大利聯邦。
19世紀40年代,義大利工業革命開始,外族統治與封建分裂對經濟發展的阻礙愈加突出。在這種歷史條件下,反對奧地利的奴役以爭取民族獨立,反對各邦的封建專制以實現國家統一,既是發展資本主義的必要前提,又成為1848~1849年義大利資產階級革命的基本內容。這一時期交織著君主立憲派與共和主義派反對封建分裂和反對奧地利統治的民族鬥爭。1848年1月西西里島爆發人民起義。同年11月羅馬人民起義,建立世俗政權。1849年2月建立羅馬共和國,7月被法國、奧地利、西班牙和西西里王國聯軍顛覆。
50年代後,義大利民族復興運動再度高漲。1859年,在爆發意、法對奧戰爭的有利形勢下,托斯卡納、帕爾馬和教皇轄地人民起義勝利,執政的自由派同意加入撒丁王國。1860年,G.加里波第率領“千人團”支援西西里島起義農民,解放全島,繼而進軍南義大利,並解放那不勒斯。與此同時,自由派首領、撒丁王國首相C.B.加富爾也向義大利南部進軍。同年10~11月,通過投票把兩西西里王國併入撒丁王國。1861年,第1屆全義大利議會召開,宣佈成立義大利王國,撒丁國王伊曼紐爾為國王。1866年普奧戰爭後,義大利收復威尼斯;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羅馬迴歸義大利。同年,教皇被剝奪世俗權力,退居梵蒂岡,義大利統一最後完成。
國家的統一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資產階級政府積極干預經濟生活,修建鐵路,扶植冶金工業。許多大企業得到國家關稅保護,並在訂貨、貸款方面享受優惠。但其工業發展速度遠遠低於其他先進資本主義國家。南方仍儲存半封建制,經濟發展長期緩慢。
統一後的義大利是由自由派貴族和大資產階級結盟掌握政權的君主立憲國家。罷工、出版、集會、結社等自由虛有其表。在苛捐雜稅壓迫下,大量農民離開鄉土到國外謀生。工人勞動日長達12~16小時,工資僅能維持最低生活水平。資產階級的殘酷剝削,國家機器的沉重壓迫,使義大利人民反貧困、反奴役的鬥爭同時具有反政府的性質,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各階層都參加了鬥爭。當時的無產階級主要由家庭工人和小企業工人組成,政治上不成熟,受馬志尼主義和巴枯寧主義影響甚大,70年代後建立的社會主義團體也深深地帶有空想社會主義、經濟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的烙印。80年代後,馬克思主義在義大利廣泛傳播,A.拉布里奧拉教授是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宣傳家。1892年,義大利勞動黨(1895年改稱義大利社會黨)誕生,工人運動進入新的階段。但黨內改良主義思想氾濫,組織瘓散,在90年代後的人民鬥爭中沒有發揮真正的領導作用。
義大利王國建立不久就開始殖民擴張。1882年同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締結同盟條約,1889年佔領索馬利亞,1890年佔領厄利垂亞;1895年又對阿比西尼亞發動侵略戰爭,但遭到慘敗。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壟斷組織紛紛產生,漸由資本主義階段過渡到帝國主義。但農村中封建殘餘的存在,農民的極度貧困,國內市場的狹小,使義大利帝國主義的政治和經濟極度衰弱,階級矛盾特別尖銳。
現代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義大利資產階級政府在宣佈中立的同時,同兩個敵對集團討價還價,直到1915年5月23日,義大利才向奧匈帝國宣戰;1916年8月27日又向德國宣戰。義大利的參戰,給義大利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1917年,國家經濟已面臨崩潰狀態,導致反戰示威和政治罷工席捲義大利各地。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義大利有70萬人喪生,100萬人傷殘,國家東北部遭到嚴重破壞,人民飽嘗戰禍之苦。戰爭期間機器製造工業、冶金工業、化學工業的發展,使義大利由農業國變為農業-工業國。戰後爆發經濟危機。在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影響下,1919~1920年,義大利出現革命高潮。北部工業城市數十萬工人奮起罷工,奪取工廠,並建立工廠委員會和赤衛隊以組織企業的生產活動,捍衛本身利益。南方農民開展奪取地主土地的運動。在1919年議會選舉中,社會黨獲得156個席位(1913年為52個席位),成為議會中的第一大黨,到1920年,黨員人數達到21.6萬人。但掌握社會黨領導權的改良主義者在關鍵時刻同企業主達成協議,滿足於企業主的微小讓步,從而葬送了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故此,1921年初,社會黨中的左派從該黨中退出,於1921年1月21日建立義大利共產黨。與此同時,法西斯主義也在不斷髮展,1919年,B.A.A.墨索里尼領導建立法西斯團體──國家法西斯黨,提出蠱惑人心的沙文主義口號和“強化政權”的要求,欺世惑眾,網羅力量,瘋狂迫害工人和民主人士,反對社會主義和布林什維主義。1922年10月墨索里尼上臺,組織向羅馬進軍運動,在義大利建立起法西斯專政統治。翌年1月,組建法西斯武裝──國家安全志願民兵隊,將義大利變成警察國家。
墨索里尼上臺後,加緊推行法西斯化運動,血腥鎮壓人民群眾和反對派。1923年初,對共產黨員進行大逮捕;1924年6月,殺害社會黨人G.馬泰奧蒂(見馬泰奧蒂危機);1926年10月,頒佈取締除法西斯黨團以外的一切政黨和組織的法令,並建立祕密警察,設定特別法庭,實施死刑。從此,所有反對黨都被迫轉入地下或流亡國外。法西斯政府對外瘋狂推行侵略擴張政策。1935年,侵佔阿比西尼亞(今衣索比亞);1936年與A.希特勒締結“柏林-羅馬軸心”,派軍援助西班牙叛亂匪徒;1937年參加反共產國際協定;1939年出兵吞併阿爾巴淚亞。30年代,義大利人民即積極展開反對法西斯主義的鬥爭。1934年,共產黨同社會黨簽訂在反法西斯鬥爭中“一致行動”的協定。共產黨人組織的數千名志願軍開赴西班牙,參加“國際縱隊”,同法西斯干涉軍作戰(見西班牙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義大利宣佈為非交戰國。1940年6月,在德軍攻入法國領土後,義大利向法、英宣戰。1940年10月,意軍入侵希臘。1941~1944年,義大利軍隊參加佔領南斯拉夫。但在非洲同英軍的作戰中,多次失敗。1943年5月,英美聯軍在西西里島登陸,國內反法西斯運動更加高漲。1943年5月,在共產黨領導下,義大利北部工人階級舉行總罷工,迫使墨索里尼下臺。9月,義大利投降,由P.巴多利奧組織軍政府,並向德國宣戰。1945年4月25日,義大利人民舉行起義,消滅境內的希特勒軍隊,4月28日墨索里尼被處死(見彩圖),義大利全部解放。6月,建立起以F.帕裡為首的聯合政府。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義大利共產黨繼續為國家的民主化而鬥爭。1945年,共產黨、社會黨、天主教民主黨等組成聯合政府。A.de加斯佩裡為政府首腦。1946年6月,經過民主投票,決定廢除帝制,成立義大利共和國。1947年5月,天主教民主黨將共產黨和社會黨排擠出政府,並修改選舉法,拒絕社會改革,實行警察統治,迫害民主進步力量。1948年義大利接受美國“馬歇爾計劃”的經濟援助,並於同年參加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57年成為歐洲經濟共同體成員。1953年後國內政局長期不穩,政府經常更迭,至1985年,政府易人已達47次。長期以來,政府皆以天民黨為主體。50年代,天民黨聯合其他中右黨派,組成“中間政府”。60年代則聯合社會黨等組成“中左政府”。70年代對共產黨執行“對話”路線,組成得到共產黨支援的“全國團結”政府。1979年1月,義大利共產黨退出議會多數,仍處於反對黨地位。1981年6月,共和黨人G.斯帕多利尼組閣成功,成為共和國成立以來的第一位非天民黨人總理。1983年8月,社會黨人B.克拉克西組閣成功,在共和國曆史上第一次出現總統、總理兩職均由社會黨人擔任的局面。1985年,天民黨人F.科西加擔任總統。
戰後至60年代初,義大利經濟發展較快。但60年代後期,經濟發展速度放慢。1969年以後的通貨膨脹和經濟停滯,使義大利陷於困境,70年代後,實行嚴厲的經濟緊縮政策,故在1974~1975年的經濟危機後,國民生產總值開始緩慢回升。1984年國民生產總值為6121000億里拉(約合3483億美元)。
義大利是北約和歐洲經濟共同體重要成員國。其對外的基本政策是立足西歐,推動歐洲經濟共同體的鞏固與擴大;聯合美國,依靠北約,確保自身安全;推動東西方對話,緩和國際緊張局勢;改善與發展中地中海、巴爾幹地區以及第三世界國家的關係。1970年11月6日,中意兩國互相承認並建立外交關係。兩國在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中的合作日益發展。
參考書目
H.赫德、D.P.韋利編,羅念生、朱海觀譯:《義大利簡史,從古代到現代》(全二冊),商務印書館,北京,1975。(H.Header & D.P Waley,ed.A Short History of Italy, from Classical Times to the Present Da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London,1963.)
趙克毅、辛益:《義大利統一史》,河南大學出版社,鄭州,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