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
[拼音]:Han Yu
唐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南)人。因其常據郡望自稱昌黎韓愈,故後世稱之為韓昌黎。少孤,刻苦自學。貞元八年(792)進士及第,先後為節度使推官、監察御史,德宗末因上疏極論政出多門,宰相不專機務及宮市之弊而被貶。唐憲宗時曾任國子博士、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十四年(819)因諫阻憲宗奉迎佛骨被貶為潮州刺史。穆宗時歷任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長慶四年(824)正月去世,諡曰文,世稱韓文公。
韓愈在政治上反對藩鎮割據,憲宗元和時,曾積極參加討伐淮西叛藩吳元濟的戰爭,任裴度的行軍司馬。他在思想上崇奉儒學,力排佛老,同時宣揚天命論,認為“天”能賞善罰惡,人只能順應和服從天命。他的這種有神論思想,適應了鞏固封建統治的需要。在文學上,韓愈反對駢體文,提倡散體文,主張文以載道,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人。古文家李翱、皇甫湜及著名詩人張籍、王建、賈島、李賀均出其門下或受其提掖。他的古文,眾體兼備,舉凡政論、表奏、書啟、贈序、雜說、人物傳記、祭文、墓誌乃至傳奇,無不擅長,可大致概括為論說與記敘兩類。其論說文氣勢雄渾,結構嚴謹,邏輯性強,名篇如《諫迎佛骨表》、《原道》、《原毀》、《爭臣論》、《師說》等,均以發揚儒道為根本,雖有不少封建說教成分,但能鍼砭時弊,其中有些見解至今仍可供借鑑。其記敘文則愛憎分明,抒情性強,名篇如《送李願歸盤谷序》、《送董邵南序》、《張中丞傳後敘》、《祭十二郎文》、《柳子厚墓誌銘》等,或敘或議,筆鋒均帶感情,除對所寫人寄予滿腔同情外,於社會黑暗和腐敗現象亦多有揭露,充滿憤世嫉俗的批判精神。韓文雄奇奔放,風格鮮明,語言上亦獨具特色,除貫徹其務去陳言和文從字順的主張外,尤善於錘鍊詞句,推陳出新。其所創制的許多精闢詞語已轉為成語,至今儲存在文學語言和人們的口語中。明末選輯唐宋文取八家,韓愈為首。韓詩在中唐亦佔有重要地位,因存在以文為詩和追求僻字險韻的傾向,成就不如其散文。韓詩對宋詩影響頗大。傳世集本有宋廖瑩中《昌黎先生集》及近人馬其昶《韓昌黎文集校注》、錢仲聯《韓昌黎詩系年集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