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畫像石

[拼音]:Binglingsi Shiku

[英文]:Binglingsi Grottoes

中國十六國時期至明代佛教石窟寺。位於甘肅省永靖縣西南40公里劉家峽水庫的大寺溝西岸。窟群包括上寺、下寺和上、下二寺之間的洞溝三部分,現存窟龕195個,其中以下寺的窟龕數量為最多,編號 183個。炳靈寺石窟唐稱靈巖寺,“炳靈”藏語意為“十萬尊彌勒佛居住的地方”,與漢語中“千佛洞”、“萬佛洞”的意思相同。據有關文獻和現存實物分析,它開創於十六國時期的西秦,北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明各代都有續鑿或修繕,其中以唐代開窟造像最多。明代以後,逐漸蕭條和湮沒,1951年被重新發現。1952年文化部組成炳靈寺石窟勘察團,進行全面勘察,1963年甘肅省文物工作隊再次勘察。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炳靈寺石窟中的各代造像,除少數為泥塑和石胎泥塑外,絕大部分為石雕,每個窟龕內,除造像外,均繪壁畫。現存造像,大小共 776尊,其中泥塑和石胎泥塑82尊。壁畫殘留約 900餘平方米。

炳靈寺石窟中年代最早、內容最豐富的洞窟為現編169窟,位於窟群北段,距地面 40餘米,是在天然石洞的基礎上雕鑿而成的,平面呈不規則的長方形,高約15米,寬27米,深19米。現存壁龕24個,除個別龕內造像與壁畫為北魏、隋代遺物外,絕大部分為西秦的作品。佛龕多依山崖形勢修造,沒有統一的規劃和佈局。龕形以圓拱形、長方形背屏式或展開的三瓣蓮形背屏式為主,造像多為一佛、二佛、三佛、五佛或一佛二菩薩像。據現存墨書榜題和造像特點分析,主要有釋迦牟尼佛、無量壽佛、苦修佛及觀世音、大勢至和思惟菩薩等。壁畫以簡單的一佛二菩薩說法圖、菩薩、千佛、飛天和供養人等為主,絕大部分有墨書榜題,現可查者有釋迦牟尼佛、無量壽佛、彌勒菩薩、華嚴菩薩、多寶佛、十方佛及維摩詰等。供養人題名中,比較重要的有“護國大禪師曇摩毗之像”、“比丘道融之像”等。窟內西北角第6龕外壁上墨書銘文後有“建弘元年歲在玄枵三月廿四日造”字樣,建弘元年,即 420年,是中國石窟寺中現存最早的造像題記。

169 窟內的造像,佛作高肉髻,面形方圓,細眉大眼,鼻高且直,形體健美,神情威嚴。多著通肩大衣或半披肩袈裟,輕薄透體,具有一種絲綢的質地感。菩薩多高髻長髮,袒露上身,戴臂釧、項圈、手環,下著裙。這種造像,顯然受到犍陀羅和抹菟羅雕刻技藝的影響。壁畫多采用民族傳統的繪畫技法併兼有西域的暈染法。169 窟內的西秦造像與壁畫,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國佛教藝術初興時的風格和特色(見圖)。

北魏時期的窟龕現存30餘個,其中以 2、125、126、128 、132等窟為主。126、128及132三窟相鄰,是在統一規劃下開鑿的,平面均近方形,低佛壇,窟內西壁(正壁) 均雕二佛並坐像和二脅侍菩薩。南、北二壁各雕一佛二菩薩或一彌勒二菩薩像等。由 126窟外壁造像銘文得知,上述諸窟完成於北魏宣武帝延昌二年(513),為曹子元所造。窟內造像為標準的“秀骨清像”,褒衣博帶,瀟灑俊逸,具有一種含蓄深沉和淳樸凝重的氣質,反映了當時佛教藝術已日趨民族化和世俗化。

唐代窟龕共 118個,大致可分為初唐、盛唐和中晚唐等幾個階段。唐代窟型多為方形、圓形和馬蹄形。龕大部分為方形或半圓形。造像題材以阿彌陀佛、藥師佛、彌勒佛、釋迦牟尼佛及菩薩、弟子和天王為主。其中以51~54周圍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前後的造像最為精美。代表性的窟龕有3、4、29、30、34、38、45、53、54、64等。造像豐滿健美,生動活潑,雕刻技藝概括洗練,特別在表達微妙的神情和造型的完美方面,達到了十分純熟和自如的程度。

炳靈寺石窟自被重新發現以來,一直受到國家和各級政府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國家多次撥款對石窟進行維修。1954年成立炳靈寺文物保管所。1967年,興建劉家峽水庫時,在窟前修建了長 250米,高16米的防水大壩,並採取了一系列保護管理及方便人們參觀的工程措施。此外對炳靈寺石窟的研究,近幾年來也有顯著的進步,出版了《炳靈寺石窟》圖冊和《中國石窟·炳靈寺石窟》等。

參考文章

炳靈寺石窟的簡單介紹建築與名勝炳靈寺石窟(GrottoesofBinglingsiMonas-tery)中國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