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李黨爭

[拼音]:liute

[英文]:lute

撥奏弦鳴樂器。16~17世紀流行於歐洲的撥絃樂器。曾譯名“詩琴”。琴身似對剖的半梨狀,面板上鏤有玫瑰花飾的圓音孔。琴頸扁寬,上有指板,用腸弦,繞在琴頸和指板上為品,可以移動,通常7~9品。琴頭向後彎折,與琴頸約成80°角。琴馬膠固在面板上,兼作拴弦板;有6組11根琴絃,最高的單根弦為旋律弦,其餘為5對雙弦,每對音高相同。常用定弦法兩種:G、c、f、a、d1、g1和A、d、g、b、e1、a1,也常隨樂曲的實際需要定弦。又有更多弦的琉特。演奏時,將琴橫抱於懷,左手按弦,右手彈撥。約1700年,還出現了幾種低音的雙頸琉特。

琉特源自亞洲,有長頸琉特(頸長於琴身)和短頸琉特(頸短於琴身)兩種。長頸琉特在公元前2000年美索不達米亞的文物上就有刻繪,約公元前1500年經巴比倫傳入埃及和希臘後,稱為潘杜拉。阿拉伯的坦布林、日本的三味線、俄國的多姆拉等均屬此類。短頸琉特最早在公元前800年的波斯陶土製品上發現,印度則在1世紀的浮雕上有刻繪。中國的琵琶,阿拉伯的烏德都屬短頸琉特。13世紀,烏德經西班牙和十字軍的返歸時傳到了歐洲演變成琉特。歐洲琉特自15世紀始用於同類樂器重奏曲和歌曲伴奏。16世紀,琉特是演奏和聲與對位風格音樂的主要獨奏樂器之一,很多音樂家為它譜曲,擁有大量的舞曲、幻想曲、裡切爾卡和變奏曲等。16世紀是它的黃金時代,其重要性僅次於當時的管風琴和哈普西科德。它的演奏技法、獨特的裝飾風格、新的分解和絃技巧以及連音演奏等都對創作哈普西科德音樂有一定的影響。18世紀後琉特逐漸銷聲匿跡。20世紀歐洲興起了演奏古樂器風,英國的J.布里姆等曾在50年代舉行過琉特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