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羅,U.
[拼音]:huanjing xinlixue
[英文]:enviromental psychology
研究人與環境的關係及其相互作用、特點的心理學分支學科。是應用社會心理學的一個研究領域。環境的概念包括地理的、物理的環境和社會的、文化的環境。環境心理學的奠基者是德國心理學家W.黑爾巴赫和K.萊溫。1924年出版了黑爾巴赫的《環境心理學》,1943年發表了萊溫的《心理生態學》。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世界範圍內城市化的迅速發展,環境汙染日益嚴重,環境心理學在近20年有了較大的發展。其主要研究方向是:
(1)環境屬性、環境質量與環境評價。注重評價指標的研究,已從心理—物理因素評價發展到多重因素評價,如物理的、政治的、居住的及社會氣氛的四維因素評價。
(2)環境應激。核心問題是確定人對應激源的反應模型。在對高密度人口研究方面,區分了密度與擁擠兩個概念。密度是指客觀上一定區域的人數,擁擠則指主觀量度,即感覺到在很小地方有許多人。研究發現,在西方工業化國家,人對高密度的反應是消極情緒增加、滿意感下降、生理應激增高並有增加侵犯行為和減少助人行為的趨勢。
(3)空間行為。美國人類學家E.T.霍爾提出人際距離概念,區分了四種不同的人際距離,即親密的、個人的、社交的、公眾的,認為人際距離與社會文化有關。
環境心理學研究的課題往往是綜合性的,除社會心理學外,還需社會學、人口學、醫學甚至法學等多種學科協同研究。
參考書目
R.G.Barker,EcoloɡicɑlPsycholoɡy University Press,California,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