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娘
[拼音]:Meisuobudamiya meishu
[英文]:Mesopotamian art
公元前3000~前 331年出現於西亞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一帶的美術。
概況
美索不達米亞一詞,源於希臘文,意為兩河之間,作為歷史和文化的概念,它指今伊朗扎格羅斯山脈以西至非洲之間的狹長地帶,也就是今伊拉克、敘利亞、土耳其、約旦、巴勒斯坦一帶和伊朗西部。從目前考古材料來看,這裡是人類最古老的文明發源地之一。早在前6000~前5000年之間,這一帶就出現了鋤耕農業。
這裡古文明的形成與上述兩條河流有密切的關係。很多古代重鎮都在其沿岸。兩河流域的下游是巴比倫地區,物產豐富,經濟繁榮。約前3500年,蘇美爾人就開始在這裡開溝挖渠,息居繁衍。上游是亞述高原,土壤貧瘠,遊牧部落善於狩獵。他們不斷向平原地區遷移侵擾,使這塊無險可守的寶地戰爭連年不斷,王朝反覆更迭,先後經歷了蘇美爾人的烏爾王朝和拉格什王朝、阿卡德王朝、巴比倫王國、亞述王朝、新巴比倫王國和波斯帝國的統治時期。
兩河地區的原始宗教信仰多神,起源於蘇美爾人,又經過阿卡德人細微的改變而形成。神祇有天神阿努、地神恩利爾、風暴之神阿達德、水神埃阿、豐收和戰爭女神伊什塔爾等等,許多神祇具有天文學性格,而且在民間流傳著許多傳奇性神話故事。吉爾伽美士傳說經常出現在裝飾題材畫面上。雕像除了帝王肖像以外,大多數是寺廟中供奉的偶像。豐收女神伊什塔爾和地神恩利爾是古蘇美爾地區很多城市的保護神。
由於王朝更換頻繁,信仰多神,統治者和祭司對於藝術的干涉和控制相應寬容一些,藝術形式的程式規定也不嚴格。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彷彿是個大熔爐,在這裡各種藝術風格互相滲雜,多種淵源彙集,造型藝術呈現出絢麗多彩的面貌。留存下來的藝術品有圓雕、浮雕、陶器、樂器和貴金屬工藝品,直至巨大的神廟和宮殿遺址。從這些文物可以看出兩河地區的帝王和自由民重視現世的享樂,不像埃及人對死後埋葬那樣極度關心。這裡沒有巨大的金字塔式陵墓或“帝王谷”。他們築造裝飾華麗的宮殿是為了誇耀和享樂;建立高大神廟是為了祭祀諸神,保佑年年豐產。
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早期彩陶主要產生在兩河下游的埃利都和波斯灣北部蘇薩山區、泰佩-錫亞勒克地區。考古斷代為前4800~前3400年之間。有些陶瓶形體高大,最大有0.5米高,它們主要以風格粗獷的動物圖案和幾何紋樣為裝飾,有賓士的羊和獵狗,有奇特的水鳥和魚類,這些小動物都被大膽地演變成抽象的幾何形體,融化在圓形和方形、水平線和垂直線的互相搭配的節奏韻律中。
蘇美爾美術
19世紀末、20世紀初,各國考古隊在兩河地區發掘出土了尼普爾、烏魯克、拉格、馬裡和烏爾等遺址與遺物,斷代為前2800~前2340年之間。其中著名的建築古蹟有烏魯克的埃-安那神廟和天神阿努神廟;埃什努納的方形神廟和海法吉橢圓形神廟等。具有代表性的造型藝術和工藝品主要有蘇美爾人的神像和祭司像。它們都是用石灰石、霰石雕鑿的,並且鑲有黃金和寶石,其容貌特徵是鷹鉤鼻、大眼睛、圓頭顱、上身赤裸、下身穿著羽毛或樹葉編織的大長裙。這是典型的蘇美爾人形象。其次還有在烏爾城的王陵中發現的金盔和軍旗,舒阿女王墓中出土的牛頭豎琴和各種金銀首飾。這些藝術品的特徵是稚拙樸實、裝飾味濃。同時也反映當時廣為流傳的古老的傳說的內容,以及虔誠的原始宗教崇拜(見蘇美爾美術)。
阿卡德美術
阿卡德王朝興盛於前2340~前2150年。從奠基人薩爾貢皇帝到第4 代皇帝納拉姆·辛時期是阿卡德王朝的盛期。這時期的藝術表現重點明顯從對神的奉祀轉向對王權政治的歌頌,突出為帝王歌功頌德的功能。例如納拉姆·辛紀功碑,就是威赫一時的納拉姆·辛皇帝遠征蘇薩山區取得勝利後留下的紀念物。另有肖像雕塑開始重視個性的刻畫,作於前2250年的薩爾貢青銅頭像就是一個典型的範例。為了表現這位性格剛毅的開國君主,古代藝術家採用了極為嚴謹的寫實手法和技巧。薩爾貢的面部表情嚴肅,精心梳理的鬍鬚和髮式塑造得細緻入微,烘托出他的高貴身份,雖說他那鑲嵌寶石的眼睛遭到損壞,但是他的帝王氣概依然保持(見阿卡德美術)。
古地亞美術
繼阿卡德王朝之後,古蒂人建立了統治。這時,也稱之為蘇美爾文化復興時期。大約前2220年居住在扎格羅斯山脈一帶的古蒂人,從東方侵入美索不達米亞,數年後消滅了阿卡德王朝。這時處於兩河流域下游的原蘇美爾人乘機以拉格什為中心逐漸恢復了昔日的繁榮。他們的首領K.古地亞送大量貢物給古蒂王,成為古蒂王的附屬,換得了他所統治的古地亞王國的安寧,相對獨立和文化的發展。所以古地亞美術指的就是公元前2220年~前2104年間在原蘇美爾的文化中心拉格什再次復興起來的美術。這時期的雕塑特點,是把古蘇美爾裝飾風味與阿卡德王朝的粗獷強健氣質,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古地亞雕像就是用堅硬的花崗岩雕鑿。藝術工匠技巧熟練。雕像表面經過精心打磨,顯得光滑明亮。在現存的10多個古地亞王雕像中,有一個坐像把他刻畫成一個正在研究建築圖樣的人物,他袒露著右臂、穿著單薄長衫,衣衫下健壯肌肉清晰明瞭。這是一尊敬神還願的雕像,座椅上的楔形文字銘文詳細記述了神廟的修築過程。
烏爾第三王朝美術
前2111~前2003年間統治美索不達米亞南部地區的,是一個強盛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烏爾第三王朝。蘇美爾- 阿卡德的建築在烏爾第三王朝時代臻於極盛。1919年和1934年,由H.R.霍爾和C.L.伍利領導的英美考古隊發掘了烏爾古城,發現此城的護城河、城牆、宮殿和神廟的遺址,其中包括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塔廟。塔廟是美索不達米亞的典型建築物,類似於埃及的多層金字塔,只不過它不是巨石結構,而是用磚塊堆砌的,這是一個巨集偉的多臺階的神廟基座。
巴比倫美術
前1900年之後,阿莫里特人重騎兵侵入美索不達米亞,經過數年混戰,前1894年巴比倫王國統一了這一地區。前1792~前1750年漢謨拉比當政,是巴比倫王國最繁榮的時期。由於後來亞述人幾次入侵把巴比倫城夷為平地,現存文化遺物很少。漢謨拉比法碑是最著名的作品,整塊石碑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是浮雕畫面,國王漢謨拉比莊嚴地站在代表正義原則的太陽神夏瑪什面前宣誓。雖然坐著的太陽神按比例關係要比漢謨拉比高得多,由於藝術家的巧妙的構圖處理,卻給人以協調統一的感覺。下部是280條法規全文, 用楔形文字刻在堅硬的玄武岩石柱上。它經歷了幾千年的風風雨雨,如今還清晰可見。漢謨拉比法碑與納拉姆·辛紀功碑相比,技術上有明顯的提高,人物造型更為準確和生動(見巴比倫美術)。
赫梯美術
前2000年赫梯人第一次出現在美索不達米亞,他們生活在兩河流域北部安納托利亞的多石高原上,部落中心在今土耳其博阿茲柯伊附近。當時他們屬於半農半牧的印歐語系民族。在前1400~1300年之間赫梯人在西亞政治歷史上曾扮演重要角色。赫梯人文化藝術許多方面成為古蘇美爾- 阿卡德文明和亞述文明之間的橋樑。在他們生活集聚區的四周用很大石頭圍起高牆,門口還有高大雄獅石雕守衛,手法簡練、氣魄渾厚,令人想起尼尼微亞述宮殿門口的守護神。赫梯人善於在高山上利用天然岩石進行雕刻。他們的雕刻刪除瑣碎細部,表現大體氣勢,富有紀念碑性質,特別是各種動物造型更為精采。他們的藝術與後來亞述帝國和波斯帝國的浮雕、圓雕有直接的淵源關係(見赫梯美術)。
亞述美術
亞述人是一個強大的軍事化民族,他們作戰凶猛、為政嚴峻,喜愛獵獅顯示自己威力,在前883~前640年間稱霸於兩河地區。19世紀中葉,在尼姆魯德發掘了阿蘇爾那希帕二世的宮殿,在尼尼微發掘了薩爾貢二世的行宮,人們驚訝地看到亞述全盛時代輝煌的造型藝術。其中有大量的浮雕和圓雕,表現守護神、帝王肖像等,反映出宮廷生活的富麗豪華,戰爭的殘酷激烈,獵獅場面的雄偉。在宮殿門口兩側立著巨大神獸。它是人頭、獅身、牛蹄,身上還帶巨大飛翼。這種奇異的神獸形象後來成為西亞的守護神的象徵。這些富麗堂皇的裝飾品和象徵物都是頌揚國王功績和顯耀軍事威懾力。在亞述美術中,動物形象最成功,充滿了生氣和力量,也反映出當時藝術工匠對生活深入細微的觀察。亞述美術是美索不達米亞美術重要組成部分,它留下的大量的浮雕作品,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是研究西亞古代文明極為珍貴的文物(見亞述美術)。
新巴比倫美術
前626~前625年間,來自東北方的西徐亞人和梅德人分別佔領了亞述帝國的北部。由於連年戰爭消耗和奴隸起義,亞述帝國國勢日益衰弱。前612年,亞述首都尼尼微城終於在梅德人和巴比倫人的聯合進攻下陷落。亞述帝國宣告滅亡。新巴比倫王國在這塊肥沃的新月平原上興起。新巴比倫王國強大的祭司階層在政治上起重要作用,新建的首都巴比倫城成為西亞一個重要經濟文化中心。城內有神廟和聖殿近50座,其中包括獻給朝霞女神的巴別大塔,傳說高達90米,整個城市有 3道城牆圍繞,並建有近100座防守塔樓, 幼發拉底河從城內穿過,城裡宮殿牆壁覆以琉璃磚,並利用五彩繽紛的小琉璃磚鑲嵌成各種圖案。宮殿旁邊一條聖道直通伊什塔爾女神大門,這個門樓廢墟儲存完整,高達12米,門的兩邊有突出的塔樓,牆面也是用琉璃磚砌成,上百牡牛和各種奇怪的動物圖案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鮮豔奪目,高雅華麗。與亞述宮殿中浮雕相比,一個是風格粗獷強悍,另一個優美秀氣。這種琉璃磚傳統是兩河地區特有的建築形式,後來在中世紀興建的很多伊斯蘭宮殿、清真寺就繼承了新巴比倫的這一傳統(見巴比倫美術)。
波斯美術
在伊朗高原西南地區有一個很大的部落聯盟,稱為帕爾蘇阿人。他們曾臣服於亞述王,公元前550年形成波斯帝國。波斯帝國在前539年征服了巴比倫,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前331年被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所滅。在波斯帝國的宮殿和陵墓建築中有大量的浮雕飾帶、柱頭裝飾。它們規劃精確、雕刻細微。遺留下來的帕薩爾加德的居魯士宮和波斯波利斯附近的宮殿建築群廢墟,為我們提供了當時兩種型別建築物,一種是寢宮;另一種是接見大廳。廳內有細高圓柱,上面架著木頂棚。階梯兩旁雕滿了成排的戰士和進貢臣民,以及各種猛獸動物,它們與整個建築氣勢和節奏融為一體,顯得格外壯麗和嚴整。這些浮雕無論在人物處理和技法上都受到巴比倫和亞述藝術的強烈影響,與亞述宮殿裡的雕刻相比,在風格上一脈相承,但更為嚴謹、成熟。在阿契美尼德王朝藝術中,至今還沒有發現雄偉的圓雕,但是希臘作家曾記載說:在波斯國王駐蹕地點有希臘匠師創作的雕像。
波斯的手工藝術也非常發達。流傳至今的金屬器皿、小雕刻、裝飾品都雄辯地證實這一情況。在工藝品中很多動物造型頗為獨特。它們既包含著中亞、西亞的本地特徵,而且還結合著東歐和裡海地區的遊牧民族風格,誇張大膽,變形奇特,是古代藝術中一枝獨放異彩的花朵(見伊朗美術)。
20世紀以來大量考古發現,證實美索不達米亞文化早於埃及文化。當尼羅河三角洲剛建立起居民聚集點時,兩河流域城鎮早已初具規模;楔形文字的創立也早於埃及幾百年;公元前5800~前5500年間,在兩河地區的哈蘇那已出現陶器。在美索不達米亞歷代王朝中遺留下來的大量文物中,反映出西亞各民族的燦爛文化傳統,雖然至今已有數千年,仍然煥發著各自的藝術光彩。它們不僅對本地區文明的延伸具有深遠的影響,也關係到歐洲、印度和埃及的文化發展,是世界藝術史上啟蒙階段的重要的一頁。
參考書目
〔法〕格魯塞著,常任俠、袁音譯,《近東與中東的文明》,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1。
PierreAmiet, Art oftheAncient Neɑr Eɑst,Harry. N.Abrams Inc. Publishers,N.Y.,1980.
H.A.Groenewegen-Frankfort & Bernard Art of the Ancient World, Prentice-HallAbrams Inc. Publishers,N.Y.,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