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經濟恢復時期

[拼音]:dongxiangzu

[英文]:Dongxiang nationality

中國的少數民族。(見彩圖)因在河州(今甘肅省臨夏地區)東鄉地區居住而得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曾被稱為“東鄉回回”、“東鄉蒙古”、“東鄉土人”等。主要聚居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少數散居在甘肅省蘭州市、定西地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279397人(1982)。使用東鄉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大部分人會說漢語。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

族源

東鄉族是14世紀後半葉由聚居在東鄉的許多不同民族成分融合而成的。構成其族源的主要成分是信仰伊斯蘭教的色目人和蒙古人。從13世紀以來,河州一帶就是包括色目人和蒙古人在內的蒙古軍駐守、屯田之地。13世紀末,鎮撫陝西、甘肅、寧夏等地的元朝安西王阿難答皈依伊斯蘭教,其屬下蒙古人大部相從。信仰伊斯蘭教的色目人也相聚在西北地區。14世紀初,元成宗死,安西王阿難答與皇后伯要貞氏等策謀政變,事洩被殺,但其屬下勢力仍很強大。其子曾聯合伊斯蘭教群眾反叛,為元朝政府鎮壓,阿難答屬下紛紛逃避。當時交通不便、偏僻閉塞的東鄉,就成為阿難答屬下信仰伊斯蘭教的色目人、蒙古人退避的地區之一。他們在這裡與當地漢族、藏族等長期共同生活,互相婚嫁,逐漸融合成為東鄉族。

對東鄉族的族源,還有一些不同的說法。主要有二:一說成吉思汗於1226年徵西夏時,兵臨河州、臨洮一帶,將部分蒙古軍留駐此地,這些人以後進入東鄉,形成東鄉族;一說成吉思汗西征時,從中亞、波斯擄來大批工匠,其中一部分被安置於東鄉,以後形成為東鄉族。還有一說認為東鄉族源於吐谷渾。關於東鄉族源和形成問題,目前仍在討論中。

社會經濟

由於民族形成的特殊條件,所以在東鄉族形成時,其社會結構即為封建制度。從元代的軍屯到明代的土司制度以及爾後的裡甲制度,都是以封建的生產關係為基礎。元末明初,直接統治東鄉族的是何土司及其所屬的千戶、百戶。第一代何土司名鎖南普,東鄉人,元末為吐蕃宣慰司都元帥,駐守河州。明洪武三年(1370)投降明朝,授河州衛指揮同知,世襲,並賜姓何,東鄉地區成為其轄區。洪武以後,何土司的勢力日益衰落,明朝政府逐漸在東鄉地區實行裡甲制度,“改土歸流”。至明中葉,東鄉族已由土司的統治歸入明朝地方政府的管轄之下。清朝康熙後期,河州知州王全臣廢除了當時腐敗、混亂的裡甲制,在東鄉地區清理地畝,釐定稅例,建立社會組織。但是這一改革對東鄉族社會的發展並沒有發生重大作用。中華民國時期,東鄉族人民在當地軍閥的統治下,生活更加貧苦。

東鄉族以農業為主,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佔絕對優勢。由於土地貧瘠,生產力十分低下,地主經濟不甚發達,地主、富農只佔總人口的2.3%,佔有土地9%;中農佔總人口的42.5%,佔有土地69.4%;貧僱農佔總人口的42.5%,佔有土地20%。地主階級佔地雖不多,但他們憑藉政治特權以及高利貸等手段,對農民的剝削依然嚴酷。畜牧業,特別是養羊,在東鄉族人民生產中佔有重要地位。有許多農民還從事小商販、 運輸、 擀氈、織褐子等,以補家用。

東鄉族聚居的東鄉地區,位於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東北的黃土丘陵地帶,自然條件較差,水土流失嚴重,莊稼十種九不收,加上國民黨政府的殘酷剝削和壓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人民生活十分貧困。

反帝反封建鬥爭

東鄉族人民在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鬥爭中作出了貢獻。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期間,董福祥率領入衛京師的甘軍中就有不少東鄉族士兵。事後,他們駐防薊州。1900年八國聯軍侵佔天津,進逼北京,甘軍在京郊阻擊聯軍,由東鄉族、回族等組成的一支軍隊扼守正陽門,在強敵面前,英勇戰鬥,寧死不屈,許多人貢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東鄉族人民對反動政府的統治進行過英勇的鬥爭。在甘肅發生的歷次大規模少數民族反壓迫的鬥爭中,如1781年撒拉族蘇四十三領導的反清鬥爭和同治年間的甘肅回民起義等,東鄉族人民都曾積極參加並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在1942年隴南數縣各族人民反抗國民黨政府的起義中,以穆特菲勒、馬撒而東等人為首的東鄉起義軍,轉戰隴南各地,有力地打擊了國民黨的統治。

文化藝術

東鄉族人民喜唱“花兒”民歌,並有豐富的群眾娛樂活動及民間口頭文學。每年秋收後,鄰近的村民一起舉行“那敦”(遊戲之意)。體育、競技活動主要有賽馬、摔跤、打土塊等。文藝活動主要有“那敦赤”擺攤獻藝,表演說、拉、彈、唱。民間口頭文學有各種故事、敘事詩,其中,著名的有長詩《梅拉尕黑》以及故事《白羽飛衣》等。

宗教與風俗

東鄉族信仰伊斯蘭教,教派、門宦眾多。中國伊斯蘭教的哲合林耶、虎非耶、尕得林耶、庫不林耶四大教派,以及伊赫瓦尼派(又稱新教),在東鄉族中都有一定數量的信徒。除了伊赫瓦尼派之外,其他教派還分出許多門宦。

東鄉族的衣食住及風俗習慣受伊斯蘭教的影響很大,至今仍保留著一種宗教關係,被稱為“阿哈教”。每一“阿哈教”包括數十戶至數百戶不等。“阿哈教”中又以血緣的親疏分為若干“阿恩德”;各“阿哈教”中輩分最高者,被稱為“當家”。同一“阿哈教”之各家不能通婚嫁。寡婦再嫁,同輩親屬有優先權,一般不出本“阿哈教”,稱為“轉房”。由於教派眾多,不同教派的青年男女的婚姻因“麥茲赫布”(即宗教觀點)不同,亦受到很大限制。

建國後的變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東鄉族的各方面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1950年成立了東鄉族自治縣。1981年在臨夏小積石山北麓又成立了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在州、省和中央各級政權機關中,都有東鄉族的幹部,東鄉族充分享有當家做主的權利。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領導下,東鄉族在改變本地區面貌、發展生產的鬥爭中,作出了巨大的努力。農業實現了社會主義集體化。興修了各種水利事業,1979年農業灌溉面積比建國前增長了10倍。造林面積增長了數十倍,貧瘠的土地正在被改造,嚴重的水土流失正在被控制,許多山坡已是梯田層層,幼樹叢生。1979年糧食畝產比建國前增長3倍。不少深溝大澗被改造為池塘,不少山坡已成良好牧場。公路交通四通八達。電力的使用日益普遍。工業生產從無到有,已建起了農機廠、麵粉廠、地毯廠等。工人階級隊伍正在成長。文教衛生事業有了巨大發展,村村有學校,鄉鄉有衛生院,已經培養出一批東鄉族的教師、醫生、工程師、農藝師、作家、畫家及演員。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東鄉族散居的一些地區恢復了東鄉族民族鄉。東鄉族民族人士及宗教上層人士得到合理安置。宗教生活得到保障。農村實現了聯產承包,多種經營、傳統手工業、運輸業、食品業以及集市貿易均得到了恢復和發展。東鄉族人民進入了嶄新的歷史時期。

參考文章

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的建制沿革專項地理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Jishishan Bao'anzu Dongxiangzu Salazu Zizhixian)的由來中國地理東鄉族自治縣(Dongxiangzu Zizhixian)的由來中國地理東鄉族自治縣的歷史沿革專項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