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政改革

[拼音]:Xiru Ermuzi

[英文]:A Help to Western Scholars

明末天主教耶穌會來華傳教士金尼閣(1577~1628)編著的一部幫助西洋人學習漢語、漢字的羅馬字注音字彙。

金尼閣,法國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來中國,先到澳門,第二年去南京學習中文。後到南昌、建昌、韶州、杭州以及河南、山西、陝西等地傳教。晚年居住杭州。1628年11月14日在杭州逝世。

1625年,金尼閣把利瑪竇(1552~1610)等人的羅馬字注音方案加以修改補充,寫成一部完整的羅馬字注音專書,叫做《西儒耳目資》,第二年在杭州出版。全書共分為三編:第一編《譯引首譜》是總論,第二編《列音韻譜》是從拼音查漢字,第三編《列邊正譜》是從漢字查拼音。

金尼閣的羅馬字注音方案只用了25個字母( 5個母音字母,20個子音字母)和 5個表示聲調的符號,就可以拼出當時“官話”的全部音節。這種比“反切”簡單容易得多的方法,引起了當時中國音韻學者極大的注意和興趣。有的學者還從中受到啟發,產生了中國文字可以拼音化的設想。如方以智在所著《通雅》中說:“字之紛也,即緣通與借耳。若事屬一字,字各一義,如遠西因事乃合音,因音而成字,不重不共,不尤愈乎。”

《西儒耳目資》的羅馬字母拼音方案如:

聲母

韻母

聲調

拼寫舉例(《西儒耳目資·自序》摘錄)

hìm chí chūm ho姙 ch╣o siě kiàm‘kiêu iǒ ìiên

幸至 中 華 朝夕講求 欲 以言┳

‘tūm si╣m‘t▇m chì lì tán‘chū vêń siniên 字 通相同之理 但 初 聞新 言 ùl kù ┳ě p

┳ūm kuōnsīn┳

m

kím┳ěp

耳 鼓 則 不聰觀新 字 目 鏡 則不mm‘kùmp

nêm‘ ch

lìtùm chīnúií明恐不 能觸理 動之內 意i

kiéu l▇m kù x

‘┳

iǒ f╤ ‘k táo v▇ iêu欲救 聾 瞽舍此 藥 法 其道無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