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achangzu

[英文]:Achang nationality

中國的少數民族。(見彩圖)史籍中稱“峨昌”、“莪昌”、“俄昌”等。因居住地區不同,又有不同的自稱和他稱,如“勐撒撣”、“襯撒”、“漢撒”等。主要分佈在雲南省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隴川、梁河等縣,此外,也有少數分佈在盈江、潞西、瑞麗及保山地區的龍陵和騰衝兩縣。 人口為20441人(1982)。使用阿昌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語支,分為梁河、隴川、潞西3個方言。無文字,習用漢文和傣文。歷史上與景頗、漢、傣、白等族關係密切。

族源及歷史發展

據清王鳳文《雲龍記往》載,雲龍“俄昌”人,自其首領早慨始傳至元末,已有35代。早慨制定“鐵印券”,規定酋長以長子繼承,開始了世襲制。早慨以後十餘世,“俄昌”人日益強盛,與金齒、僰國皆通商。約10世紀,受大理王段氏封誥。當時外來商人教會阿昌人民種田,農業逐步發展。元、明設雲龍州,大量白族、漢族人民相繼遷入,這裡的“俄昌”人,部分西遷至騰衝一帶,部分融合於白族、漢族中。

今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騰衝一帶,元以前即有“莪昌”人居住(《元史地理志·金齒宣撫司》),明正德《雲南志》認為即唐代的“尋傳”人。那時“尋傳”人屬南詔的鎮西節度管轄,還過著“俗無絲纊”、“散漫山中無君長”的原始生活。“尋傳”人在發展過程中至元明時期已逐漸分化為阿昌族和景頗族中的一部分。

明洪武十六年(1383)左納率部歸順明朝。洪武年間,明太祖敕賜漢人段保為雲龍州掌印土知州,阿昌族降為被統治民族,並向西南遷至德巨集境內,漸失本土。

阿昌族聚居的戶臘撒,明初屬麓川宣慰使司。15世紀中葉,明將王驥三徵麓川后,屬隴川宣撫司。王驥分封其屬官賴羅義和況本為把總,分別掌管戶撒、臘撒,成為世襲領主。阿昌族人民從駐守邊疆的漢族屯兵那裡學會了耕種水田、打製鐵器的技術,促進了阿昌族農業和手工業的分工,商品經濟有了初步發展。

清朝承襲明代土司制度。民國時期,雲南軍閥在隴川、梁河等地建設治局,推行保甲制,但封建土司制度延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夕,統治阿昌族達500餘年之久。阿昌族每年除固定向土司交納“三大款”(官租、大煙款、地基銀子)外,各寨還負擔專門的勞役。

反抗鬥爭

對於統治階級的壓迫和剝削,阿昌族人民曾多次舉行武裝起義,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阿昌族人民發動起義,包圍戶臘撒的土司衙門,擊斃土司,鬥爭持續了3個多月。19世紀中葉,由於戶臘撒的阿昌族成年男子被幹崖土司強徵去參加對隴川土司的械鬥,絕大部分慘遭傷亡,受難家屬婦女群情激憤,結隊到土司衙門,向幹崖土司討還血債。1856年,雲南大理爆發回民起義,阿昌族人民與各族人民一起,也投入了這次起義鬥爭。1909年,阿昌族人民參加了德巨集各族反對清政府的幹崖起義。1943年,戶臘撒的阿昌族和當地其他各族人民聯合起來,又一次掀起了武裝起義。起義群眾包圍了土司衙門,土司潛逃到隴川,向隴川土司和國民黨當局求援,國民黨出動大批軍隊前來鎮壓,起義者堅持鬥爭5晝夜,終因強弱懸殊,起義失敗。

社會經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阿昌族地區封建領主經濟已開始向封建地主經濟轉化,普遍發生典當、抵押和買賣土地(但買方必須承擔對封建領主的貢納)現象。不少阿昌族人民淪為附近漢、傣族地主的佃戶。

阿昌族地區,農業、手工業較為發達,戶臘撒菸草聞名於滇西,遠銷緬甸;“阿昌刀”為滇緬邊境各民族所喜愛,是必備的生產工具兼作防身武器。其他經濟作物如甘蔗、茶葉,手工業產品如刺繡、編織品,都很有名。

風俗習慣

阿昌族男子穿藍、白色或黑色對襟上衣,下穿黑色褲子,也有穿左大襟上衣的。婦女服飾因地而稍有不同,已婚婦女一般穿裙子,上穿窄長袖對襟衣,用青布包頭;未婚婦女穿長褲,上身為淺色對襟衣,盤辮。食物以大米為主,還有薯類、蔬菜、肉類等,嗜酸性食品。住房多為磚瓦、木石結構的四合院建築,正屋住人,兩邊廂房樓上堆糧食等生活資料,樓下是豬圈、牛欄。男子出門隨身攜帶褙袋和長刀。男女都習慣肩挑貨物,長途運輸多用騾馬。婚前戀愛自由,但婚姻締結須由父母包辦。人死後一般行土葬,非正常死亡的必須火葬。

阿昌族人善於唱山歌,凡勞動、“串姑娘”、結婚、走親訪友以及各種節日都要用山歌抒發感情,內容豐富。民間體育活動豐富多彩,如盪鞦韆、賽馬、射擊、練武術等。

梁河地區的阿昌族還保留原始的鬼靈信仰和祖先崇拜(見原始宗教),戶臘撒地區的阿昌族則信仰小乘佛教。

建國後的變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2年梁河縣成立民族民主聯合政府;戶臘撒成立了相當於區級的阿昌族自治區;潞西縣高埂田、梁河縣丙界和關璋成立了3個阿昌族自治鄉。通過和平協商民主改革,廢除了領主、地主一切特權剝削。土地改革的勝利,使阿昌族人民徹底擺脫了封建枷鎖,從而推動生產的發展。在阿昌族地區地方工業逐步發展起來。如梁河縣開辦了鐵工、農具、榨油、肥皂、松香、染布等小型工廠;戶臘撒地區也建立了鐵工廠。人民政府還幫助建立了衛生防疫站,培養了阿昌族的醫生和保健人員,消滅了建國前猖獗的鼠疫和天花。文化教育事業也有了相應的發展,阿昌族有了受過高等教育的教師,學齡兒童都有了上學的機會。粉碎“四人幫”後,特別是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農業和手工業有了新的發展,如梁河地區培育出了優良的水稻品種,戶臘撒地區除大面積改造農田外,還開展了多種經營,刀具生產在原有基礎上增加到50種左右、120多個花色,受到了國內外消費者的普遍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