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語

[拼音]:Xiaonanhai wenhua

中國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發現於河南省安陽市西南小南海附近的洞穴中。1960和197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兩次發掘。該文化以小型石器為主要特徵。地質年代屬晚更新世。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下部地層(第6層)的年代為距今22150±500年;上部(第2、第3層)為距今11000±500年。

洞穴與年代

小南海洞穴洞頂已經塌陷,形狀、大小以及洞口的位置俱不甚清楚。堆積厚達8米,自上而下分為7層,除表層外,其他各層都含有動物化石、石料、石片、石器、燒土碎塊、炭屑以及燒過的獸骨等,尤以第5、第6兩層最為豐富。這裡共發現18種動物化石,其中的安氏鴕鳥、洞熊、最後斑鬣狗和披毛犀為絕滅的動物,佔整個動物群的22%。動物群與薩拉烏蘇和山頂洞的相似,同屬於晚更新世,同時放射性碳素斷代也提供了具體的年代資料。這個洞穴大約開口於晚更新世,先被最後斑鬣狗所佔據,不久成為人類定居的場所。

文化遺物

以石器和製作石器所產生的石片、石核為代表。質料主要是燧石,其次是石英。器形一般較小。燧石石料用石錘直接打擊,打片之前不修理石核,所擊落的石片常具有部分礫石面。可以看出,當時已能控制石片的形狀,以便於製作某些固定型別的石器,這表明小南海文化的石器製作技術已相當進步。用石英石料製作石器,常採用砸擊法打片。石核的種類比較複雜,其中的細小石核和長條形石葉,都非常接近於後來的細石器,可以視為細石器的雛型。石器的第二步加工,系用石錘沿石片邊緣直接打擊,主要作單面修整,區域性也互動加工,但沒有發現兩面器。石器的種類只有尖狀器和刮削器兩大類,尖狀器中的菱形和三角形尖狀器,是小南海文化中具有特色的型別;刮削器數量很多,種類也較複雜,有圓形、長邊、復刃、雙邊、多邊刮削器,其中的弧背長邊刮削器(包括弧背復刃刮削器),數量既多,型別又比較固定,是小南海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器物。此外,還發現一件用天然石灰質結核製成的石飾,呈扁平橢圓珠狀,表面光潤,中心的豎孔為自然形成,當是一種佩飾。

生活和生產

小南海文化的居民過著穴居生活。人們從洞外運進石料,製作石器,遺留下大批石片、石核、灰燼和動物骨骼。動物遺骨都經人工擊碎,有的還被火燒過,顯然是當時食剩的殘滓。其中一些大型食草動物如野驢、披毛犀等的骨骼,多屬幼年和老年的個體,說明人們在狩獵活動中常選擇易於捕捉的物件。該洞穴位於群山環峙的峽谷中,傍近洹河和小南海,峽谷以東是廣闊的平原。伴出的動物化石包括森林生活和草原生活的兩種,前者如猩猩、野豬和鹿類,後者如野驢、披毛犀、狼及羚羊等,這證明當時的小南海地區有大片的森林和草原。水牛的存在,說明附近有河流和沼澤,而安氏鴕鳥的發現,又表示近處可能有相當乾燥的沙地。上述自然環境,構成人類狩獵活動的良好場所。

文化的源流

小南海文化的石器及其製作工藝既有自己的特點,又表現出與其他舊石器文化的聯絡。這裡的兩極石核、兩極石片和尖狀器等在器形和製作技術上,同舊石器時代早期的北京人遺址和周口店第15地點頗多共同之處,只是小南海文化在工藝上顯得更加進步,器物的種類比較複雜而且型別也較固定。小南海文化同華北舊石器時代晚期諸文化之間的聯絡更為密切,同小南海相類似的石核、石葉、尖狀器和刮削器等,在水洞溝文化、薩拉烏蘇遺址、峙峪文化和下川文化中均有發現,不過水洞溝和薩拉烏蘇的弧背長刮削器型別不甚固定,沒有小南海文化這樣發達。

小南海文化代表著黃土時期的一種文化型別,儘管與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之間還有許多缺環,但它遙承北京人文化發展而來是值得重視的。小南海文化中出現細石器的雛形,說明它和同樣具有這一特徵的華北其他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一樣,是這一地區的中石器時代文化的先驅。

參考書目

安志敏:河南安陽小南海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的試掘,《考古學報》1965年1期。

周本雄:河南安陽小南海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脊椎動物化石的研究,《考古學報》1965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