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紋陶文化

[拼音]:xinyong kuozhang

[英文]:credit expansion

中央銀行擴大貨幣供應量,降低利率,刺激總需求,進而刺激經濟增長的一種貨幣政策手段(見擴張性貨幣政策)。

手段

西方國家在經濟蕭條時,為促進經濟復甦經常採取信用擴張的貨幣政策。其主要手段有:

(1)降低法定準備率,使商業銀行能夠擴大貸款,提高信用創造能力,增加貨幣供應量,降低利率水平,促進投資,從而增加總需求;

(2)降低貼現率(或放鬆貼現條件),促進商業銀行以合格商業票據作抵押向中央銀行借款,商業銀行不但可以不抽回對私人企業的貸款,還可以擴大對其貸款,從而增加貨幣供應量,降低利率,促進企業投資,擴大總需求;

(3)通過公開市場業務買進政府債券,中央銀行買入政府債券的同時會使商業銀行存款增加,進而擴大其貸款,增加貨幣供應量,降低利率。另一方面,中央銀行買進債券,使債券價格上升,根據債券價格與利率成反比變動的規律,利率水平會下降,從而促進企業投資,增加總需求。

理論基礎

信用擴張的理論基礎是西方經濟學中的信用擴張論。主要依據是英國經濟學家J.M.凱恩斯的就業理論。他認為,經濟危機和失業產生的原因,是由於“有效需求”的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則是由於社會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不足引起的。消費需求由個人邊際消費傾向決定,而投資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利率太高,而利率依存於貨幣數量,為此,凱恩斯主張用擴大貨幣信用量壓低利率,以此刺激投資增加,從而消除經濟危機和失業。

限制條件

在現代經濟生活中價格基本穩定的條件下,如果用信用擴張推動缺少貨幣部門的投資,被價格上漲所抵消(以實物計算的貨幣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變),或超過經濟的實際需求而過分地擴張信用,都將誘發通貨膨脹,而不可能促進經濟發展。在中國,為保證物價的基本穩定,很少採用以信用擴張為主的貨幣政策刺激經濟發展,但也不排除根據國民經濟發展某一時期的特定需要,向缺乏貨幣推動的個別部門適度擴大信用,以促使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