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舒(1898~1991)
[拼音]:ertong shehuihua
[英文]:child socialization
一個人在兒童階段(通常指 0~14歲)通過個人和社會的互動作用,獲得語言、思維、情感等能力和最初行為的方式,逐步瞭解社會、掌握生存能力的過程。兒童社會化是人的社會化過程中的第一步,是兒童社會學研究的核心內容。
內容
大致包括5個方面:
(1)基本生活技能教育。使兒童掌握吃飯、穿衣、語言表達等人類最初行為方式。
(2)促使自我觀念發展。使兒童能分清自我與非我及兩者的關係。
(3)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使兒童逐漸懂得約束自己的行為,調整好個人與個人,個人與家庭、學校、社會等方面的關係。
(4)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使兒童逐步適應社會規範,具備社會公德。
(5)培養社會角色。兒童隨著年齡的增長,會不斷扮演適當的性別角色、遊戲角色、學校角色、社會角色等。兒童正是通過一連串角色的培養和認定,使自我心理內容客觀化,自我行為表現與社會規範漸趨一致。
兒童社會化實現的途徑
主要有:
(1)家庭。它是童年生活的首屬群體(見初級群體),兒童進行社會化的第一個基本單位。它對一個兒童個性的形成、特定心理品質的培養以及調節行為方式等方面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夥伴群體,即“遊戲群體”。它對兒童社會化具有比較大的影響。
(3)學校。是次屬群體,制度化的社會機構。在這種具有特殊功能的教育機構裡,兒童人格得以發展成熟。
(4)大眾傳播媒介。電影電視、報刊雜誌以及各種資訊等都會對兒童社會化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兒童社會化的主要階段
兒童階段是人的社會化的關鍵時期。在兒童社會化的全過程中,根據不同的年齡階段來劃分,有以下幾個轉折時期:
(1)0~1歲。胎兒從母體內環境轉入母體外環境,開始和周圍的人發生一種最初的交往。
(2)1~3歲。兒童通過對走路和說話的學習練習,擴大了人際互動和社交範圍,在瞭解自己和周圍環境的過程中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3)3~6歲。兒童自我意識的形成階段,心理髮展變化快,個性開始有所表現,意識和行動的獨立性傾向表現得最強烈。
(4)6~11、12歲。顯著特徵是情緒比較穩定,任性、執拗的現象逐漸消失,扮演的“角色”多了,人際關係也複雜起來。懂得在家庭、學校和社會等不同的場合以不同的身份出現,開始意識到自己人格的多面性。
(5)女孩11~12歲,男孩13~14歲。是兒童青春發育期的開始,他們開始擺脫童年的稚氣,進入少年時期,由兒童期向成年期過渡。自我意識得到進一步發展,逐漸能自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的個性品質,獨立性大大加強。同時社交範圍擴大,朋友和夥伴開始在他們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隨著第二性徵的出現,男女兒童都開始意識到兩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