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浪帶方郡遺蹟

[拼音]:Wu Baosan

中國經濟學家。江蘇句容人,1905年7月28日出生。1927年入南京中央大學,193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同年入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後入社會調查所從事研究工作。1934年起在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工作。1936~1938年留學美國,獲哈佛大學碩士學位。1938~1939年在德國柏林大學進修。1947年再度赴美國進修,1948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歷任中國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代理所長、經濟思想史研究室主任,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顧問、學術委員會委員、《經濟研究》編輯委員會顧問、研究生院教授,北京大學兼任教授,中國經濟思想史學會副會長,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常委,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政協副主席。他還擔任《中國大百科全書·經濟學》編輯委員會委員。1999年2月1日在京去世。

巫寶三早期主要從事中國農業經濟問題和西方經濟學說的研究,他於1941年發表的《農業與經濟變動》一文曾獲楊銓社會科學研究獎。文中分析了在工業化國家和農業占主導地位的國家中,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不同地位及影響。1942年起,又從事中國國民收入的研究,1945年,他出版了《國民所得概論》一書,1947年出版了由他主編的《中國國民所得(1933)》(上、下冊)一書,這是中國研究本國國民收入的第一部著作。50年代以後,巫寶三主要致力於中國經濟思想史的研究,1959年與他人合編出版了《中國近代經濟思想與經濟政策資料選輯(1840~1864)》。巫寶三的主要著作還有:《中西古代經濟思想比較研究緒論》(1983)、《先秦租賦思想的探討》(1985)、《司馬遷“法自然”的經濟思想》(1985)、《管子經濟思想研究》(1986)。此外,1985年還出版了由他主編的《中國經濟思想史論》專題論文集和《中國經濟思想史資料選輯(先秦部分)》。主要譯著有:P.斯拉法的《用商品生產商品》。他提倡中西經濟思想的比較研究,認為這樣可以鑑別彼此的異同,充分論述中國經濟思想發展的特點。他曾先後應邀去聯邦德國、加拿大等國訪問講學,介紹中國古代的經濟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