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論
[拼音]:dayang
[英文]:proofing
用照相方法或電子分色機所製得並作了適當修整的底片,在印刷前印成校樣或用其他方法顯示製版效果的工藝。其目的有三:
(1)供製版人員檢查製版質量是否與原稿相符;
(2)供出版單位校對並簽字付印,作為交貨質量標準;
(3)在印刷過程中作為產品應達到的標準依據。
原則上,打樣時所用的諸如紙張、油墨、印刷機等均應與印刷時條件一致,才能保證印刷所得產品與打樣相同。但由於所需樣張很少, 如果用正式印刷機,紙張、油墨浪費很大。因此,不同印刷方法都有專用打樣機。膠印是在影象印刷中應用最多的,膠印打樣機的品種也最多。常用的是平臺式,一般為單色,也有雙色或四色的。
20世紀70年代以來,出現了各式打樣方法,可概括為2類:
(1)軟打樣。將分色的效果顯示在電子顯視屏上,作為製版工作粗略的參考,據以衡量是否在分色片上再作修整;
(2)硬打樣。用不同方法在紙或片基上印刷出彩色影象的校樣,可以送交出版單位校對付印。至80年代最普遍應用的仍是打樣機打樣。此外,一些感光材料廠及化工廠發明了多種打樣方法。如美國明尼蘇達礦業與製造公司的科羅基、馬切普林特、柯達公司的彩色打樣法;杜邦公司的克羅馬林色粉打樣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