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舍“十查”增效益論文

雞舍“十查”增效益論文

  論文摘要:雞舍“十查”增效益-

  論文關鍵詞:雞舍,增效

  在養雞的生產過程,飼養員應經常到雞舍巡查,每天不少於兩次,以便隨時瞭解雞群狀況,及早發現問題,及早處理。現將雞舍“十查”介紹如下:

  一、查有害氣體。

  對雞危害最大的氣體是氨氣和硫化氫。由於氨的揮發性和刺激性強,如果雞舍有大量的氨氣產生,一進雞舍就會首先感知。當嗅到氨的氣味時,說明雞舍內氨氣早已超標(多數人認為雞舍內氨的最高限量為20×106)。硫化氫比重大,愈接近地面的濃度愈高。如果在雞舍的稍高處嗅到硫化氫氣味,則表明雞舍內的硫化氫已經嚴重超標。

  當雞舍中出現以下情況時可判定空氣中確有過量的.硫化氫存在:①銅質器具表面生成硫酸銅而變黑。②鍍鋅的鐵器表面有白色沉澱物。③黑色美術顏料褪色。另外,用煤爐保溫的雞舍應注意人員和雞的一氧化碳中毒。當以上三種有害氣體超量時,應立即採取相應措施,例如適當加大通風量,更換墊料等,以減輕和杜絕對雞的危害。

  二、查溫度。

  對養雞來說,溫度是至關重要的。要查驗溫度計上的溫度和實際要求的溫度是否吻合。如溫度相差很大要立即採取升溫或降溫措施,並要求管理人員把溫度控制在要求範圍內。

  三、查通風。

  檢查一下通風是否良好。尤其是在冬季氣溫低的情況下,人們往往只注意保暖而忽視了正常的通風。通風良好時,雞隻活潑好動,舍內無異味,特別是溫度和通風都達標時,會有一種舒爽的感覺。如果發現雞無病打蔫、呼吸微喘、異味很濃、灰塵瀰漫,說明雞舍內通風極度不良,應立即加強通風。

  四、查糞便。

  檢視糞便的顏色和是否有血便。一般來講,產蛋雞的糞便稀軟,肉仔雞的糞便呈條狀。有些疾病可使雞產生下痢,如雞甘保羅病(傳染性法氏囊病)與傳染性支氣管炎,雞的糞便呈黃白色;雞患新城疫時排綠色、黃白色水樣糞便;舍內有血便,雞多數感染了球蟲。當發現以上異常糞便時,應找到排糞的雞,必要時給予剖檢。

  五、查溼度。

  檢視溼度是否符合標準。溼度高微生物易存活,如果伴有溫度低時則更加重低溫的危害。溼度低則雞舍乾燥,雞易得呼吸道病,尤其是雛雞,長時間乾燥的環境可使雛雞脫水、衰弱。因此,要重視對雞舍溼度的調整。

  六、查死雞數量。

  無論是雛雞、育成雞或產蛋雞,每天都可能有極少數量的弱雞由於各種原因而死亡,這是正常現象。正常情況下,雛雞死亡率應不超過0.05%,育成雞不超過0.01%,產蛋雞不超過0.03%。若發現死亡數量過大,就應引起注意,要馬上多剖檢幾隻死雞或送檢,以找出死亡原因。

  七、查光照。

  產蛋雞需要補充光照。應嚴格執行補充光照的制度,需要技術人員監督執行;大多數肉仔雞場在夜間執行間歇式光照方案,以促進肉仔雞生長及提高飼料轉化率,這也需要獸醫技術人員檢查執行。此外,還要注意光照的強弱。

  八、查雞發出的聲音。

  正常情況下,雞不會發出異常聲音,但在有些疾病,如傳染性支氣管炎、慢性呼吸道病及雞新城疫時,病雞會發出咳嗽、噴嚏和“呼嚕”聲,尤其在夜間聲音更為清晰。發現這些異常聲音即預示雞群已有傳染病發生,必須儘快確診。

  九、查雞飲水與吃料的情況。

  蛋雞耗料比較穩定,如出現耗料下降,或僅飲水不吃料,可能預示雞已感染了某些疾病,要儘早查明原因,及早治療。

  十、查免疫後的反應。

  預防免疫後,獸醫技術人員要隨時觀察雞群免疫後的反應。如雞新城疫疫苗免疫後仍不斷出現新城疫病雞;傳染性支氣管炎免疫後呼吸道症狀反而加重了,這些都說明免疫失敗了,應儘快從多方面查詢原因,採取補救措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