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拉克,R.

[拼音]:Kelaosaiweici

[英文]:Carl Philipp Gottfried von Clausewitz (1780~1831)

資產階級軍事理論家和軍事歷史學家,普魯士將軍。生於馬格德堡小貴族家庭。1792年參加普軍。次年在對法作戰中參加美因茨城圍攻戰。1803年從柏林軍官學校畢業後,任奧古斯特親王副官。1806年10月隨親王參加奧爾施泰特會戰時,被法軍俘虜,翌年底獲釋。1809年初調普軍總參謀部工作,任總參謀長兼軍事改革委員會主席 G.J.D.von沙恩霍斯特的辦公室主任,協助沙恩霍斯特從事軍事改革。1810年秋任軍校教官,併為王太子講授軍事課。1812年春,主張聯合俄國抗擊法國,因不滿普魯士國王同拿破崙一世結盟而辭職,轉到俄軍,在騎兵軍和步兵軍司令部中任職,經歷了俄國抗擊拿破崙一世入侵的戰爭。1814年迴歸普軍。翌年任G.L.布呂歇爾軍團第3軍參謀長,參加利尼會戰。1818年5月任柏林軍官學校校長,9月晉升為少將。任校長職12年,潛心研究戰史和從事軍事理論著述。1830年任炮兵第二監察部監察。1831年5月任駐波蘭邊境普軍參謀長。同年11月卒於佈雷斯勞。克勞塞維茨去世後,他的妻子於1832~1837年整理出版了《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將軍遺著》,共10卷,1至3卷為《戰爭論》,其餘為戰史著作。《戰爭論》是克勞塞維茨的主要著作。他運用辯證的方法探討戰爭理論問題,得出一些值得重視的結論。他的著名論點“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戰爭的本質,得到列寧的高度評價。克勞塞維茨的軍事思想反映了資產階級初期的進步傾向和革新精神,對世界軍事學術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