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詞彙

[拼音]:wanwanqiang

戲曲劇種,又名時腔,曾稱華劇。原為陝西、山西兩省流行的一種皮影戲腔調。一說因主要擊節樂器為小銅碗碗而得名;一說因領奏樂器月琴舊稱“阮咸”,故名“阮兒腔”,後稱碗碗腔。1956年,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結合戲曲表演形式,改由真人扮演,發展成為新的戲曲劇種。

皮影碗碗腔的產生年代,無文獻可考。陝西東部大荔(同州)、朝邑、蒲城、渭南、臨潼、華陰、華縣、富平、韓城為其主要活動地區。清乾隆年間,曾有渭南舉人李芳桂為碗碗腔撰寫劇本10種。1910年前後,同州、朝邑兩地有50多個班社。《重修華縣誌稿》也記載當地有“時腔,即碗碗腔,來自同、朝一帶,清末演唱者二、三十家”。這說明碗碗腔的產生和發展,至少有 200年以上的歷史。皮影戲時期,在陝西發展為:東路,以舊同州府為中心,也叫東府碗碗腔;西路,以鳳翔府為中心,也叫西府碗碗腔;以洋縣為中心的陝南碗碗腔與東路有一定的淵源關係。此外,陝北的碗碗腔自成一格。在山西,據孝義皮影藝人相傳,碗碗腔由陝西藝人於清末傳入山西,分為兩路,一路流行於晉南曲沃、新絳一帶,一路流行於晉中汾陽、孝義一帶。各路在發展過程中,由於受不同地區語言、民間音樂和劇種的影響,在劇目、音樂、唱腔、樂器等方面也逐漸各具特點,自成體系,已成為當地的碗碗腔皮影劇種。1956年以來,各地相繼把碗碗腔搬上舞臺,又有所革新發展,先後成立的主要演出團體有: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眉、碗劇團,大荔縣碗碗腔劇團,山西省孝義、曲沃、太原碗碗腔劇團等。

東路碗碗腔在藝術上比較成熟,影響較大。它的音樂具有幽雅、清新的特色,其唱腔既有擅長表現歡樂的“歡音”,又有擅長表現悲傷的“苦音”。主要板路有慢板、快三眼、慢緊板、緊板、滾板、揚句子、尖板、西廂調、花花腔、疊腔等;演唱時,小生、小旦、青衣吐字多用真聲,拖腔多用假聲,形成真假聲結合使用的特點。其他行當,全用真聲。此外,還有一種用單句結尾的,即七字句上、下樂句的唱段,在結束時只唱一個上句,曲調曼聲而下,使人有詞意已盡而餘韻猶存的感覺,與一般戲曲唱腔的“留板”不同,不用再接下句。主要伴奏樂器有月琴、硬弦、板胡、嗩吶、馬號,以及梆子、碗碗等打擊樂器。傳統劇目中具有代表性的為《金琬釵》、《香蓮佩》、《春秋配》、《十五廟》、《玉燕釵》、《白玉瑱》、《紫霞宮》、《萬福蓮》、《蝴蝶媒》、《火焰駒》、《清素庵》等。1956年後,經過整理演出的有《金琬釵》、《白玉瑱》、《女巡按》等傳統戲,也編演過現代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