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學

[拼音]:Yun Shouping

中國清代畫家。毗陵(今江蘇省武進縣)人。原名格,字壽平,後以字行,改字正叔,號南田。晚年遷居常州城南的白雲溪旁併名其畫室為甌香館,則又號白雲外史、甌香散人。惲壽平的別號特別多,常用的別號還有東園生、園客、雪衣居士等。他生活在明清交替之際,少年時參加過抗清鬥爭,有過家破人亡的遭遇。入清後,堅決不應科舉考試,以賣畫維持生計,終於窮困病死。惲壽平藝術天賦很高,早年向伯父惲向(明末山水畫家)學畫山水,取法元代王蒙、黃公望、倪瓚,並上溯董源、巨然。得名甚早,但中年以後(約40歲左右)轉為以畫花卉為主。他從明代沈周、陸治、孫隆等人的作品中吸取創作經驗,再參考畫史文獻資料,“酌論古今,參之造化”,從而創造出一種託名為“仿北宋徐崇嗣”的沒骨花卉畫法。這種花卉畫法的特點是拋開院體畫先勾勒輪廓後填彩敷色的方法,而以瀟灑秀逸的用筆直接點蘸顏色敷染成畫。在造型上注重對客觀物件的觀察體驗,提倡“對花臨寫”,因而講究形似,但又不以形似為滿足,有文人畫的情調、韻味。他的這種畫法,當時被讚譽為“別開生面,令人耳目一新”。方薰《山靜居論畫》中更認為惲壽平對明末清初的花鳥畫有“起衰之功”。惲壽平這種畫法,在康熙中葉以來,曾經風靡一時,尤以常州一帶學他的為最多,形成了一個以他為首的常州派,主要畫家有馬元馭、惲冰等。

惲壽平不單以畫花卉著名,山水畫亦有很高成就。他中年後雖然聲稱恥為天下第二手,改畫花卉以讓王翬,但實際上,直至晚年他未間斷過山水畫的創作。他的山水畫,筆墨飄逸、靈秀,講究意境,以神韻、情趣取勝,與王時敏、王鑑、王翬、 王原祁、 吳歷和惲壽平並稱清初六家。他又善詩文和書法,詩被譽為“毗陵六逸之冠”;書法主要學褚遂良,被稱為惲體。

惲壽平在繪畫理論上亦甚有建樹,後人在道光(1821~1850)年間收集他的題畫跋語300多條,編成了《南田畫跋》一書,其中有不少論畫的精闢見解。刊行以來,一直受到後人重視,在清代汗牛充棟的畫論著作中是一本頗有價值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