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集傳
[拼音]:Xian Ling
[英文]:Xianling Mausoleum
明追諡恭睿獻皇帝朱佑杬的陵墓。在湖北省鍾祥縣城北 7.5公里的純德山。明正德十四年(1519)開始修建,至嘉靖十九年(1540)建成。朱佑杬系明憲宗次子,成化年間冊封興王,食邑湖廣安陸州(今鍾祥縣),正德十四年(1519)卒,諡號獻,稱興獻王,同年葬此,稱獻陵。正德十六年,朱佑杬之子朱厚熜繼承皇位,改元嘉靖。嘉靖三年(1524)朱厚熜追尊其父為恭睿獻皇帝,改獻陵為顯陵。據文獻記載,顯陵的建築規模和祭掃制度與其他皇陵相同。明末清初遭戰火破壞,建築物逐漸殘壞。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陵園外羅城依山勢而建,蜿蜒起伏,周長3438米,縱深1656米,陵門兩座,新、舊 2門均以磚石砌築,為面闊三間的無樑殿,單簷琉璃歇山頂。簷下飾有以琉璃嵌砌的假柱和作一整二破旋子彩畫的闌額。門前左右各立下馬碑 1通,碑上刻字為嚴嵩手筆。門內石板鋪成的神道,直抵內城。中部立櫺星門,六柱三門,方形石柱,柱腳以抱鼓石支撐,柱頂各置獨角神獸一隻,明間及次間額枋之上,均飾雲頭及火焰寶珠。櫺星門前神道兩側,列立獅子、獬豸、駱駝、臥象、麒麟、立馬、臥馬等石獸8對和文臣、武將各2軀,全用整塊漢白玉雕琢而成。
內城正門為祾恩門,面闊三間;其後為祾恩殿,面闊五間,均僅存殿基。祾恩門兩側,尚存琉璃瓊花、雙龍壁。
塋城分前後兩圈城牆,中以瑤臺相接,平面形狀如啞鈴,城牆周設堞垛,和以漢白玉雕成的蟠首散水。前城直徑112~125米,牆高5米,城內圓形土冢之下,是正德十四年為興獻王朱佑杬營建的墓室;後城直徑 103米,牆高5.5米,城內圓丘之下的玄宮,是嘉靖十八年(1539)新建的,建成後將被追諡為恭睿獻皇帝的朱佑杬重新裝殮後遷厝於內,與其妻章聖皇太后合葬。塋城前砌方形城臺,下設券頂甬道,上建明樓。明樓平面呈正方形,邊長 9.2米,樓內建“恭睿獻皇帝之陵”碑,兩側列立正德年間為興獻王制作的壙志。城臺之前,設石雕五供臺和望柱一對,柱頂各立獬豸一隻。其左右分立御製碑文和《興獻尊諡文》碑。
陵園內各建築物的基礎,大部分採用須彌座式的石雕臺基,上刻簡練精美的紋飾。門券石多以漢白玉刻龍紋貼面。祾恩殿前的雲龍丹陛、散水蟠首及迴廊欄杆等構件的雕刻技法尤為精湛,是明代石刻藝術的典型作品。
1983年成立鍾祥縣顯陵文物管理所,1984年開始對陵園進行整理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