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繆,A.G.

[拼音]:shanxi beilu bangzi

戲曲劇種。山西省四大梆子劇種之一,因形成於山西北部而得名。舊稱山西梆子上路調。流佈於晉北、內蒙古及河北張家口、蔚縣等地。形成時間待考。藝人相傳:一說“生在蒲州,長在忻州”;一說所唱為“陝西梆子蒲州調”。早期唱唸用“蒲白”,設科教戲講究請蒲州師傅,也有蒲州藝人來北路搭班唱戲落戶的,如十三旦、天明亮、二奴旦、孫潘安等,足見北路梆子與蒲州梆子的淵源關係。清咸豐以後,北路梆子迅速發展興盛起來,出現了侯俊山(十三旦)、劉德榮(雲遮月)、趙玉亭(金蘭紅)等著名演員。至抗日戰爭前夕,班社發展很快,名家迭出,僅崞縣(今原平)即有班社30多個。後因戰亂造成劇種衰落。1954年,在人民政府關懷下得以恢復,老藝人賈桂林(小電燈)、董福(獅子黑)、高玉貴(九歲紅)、安秉琪(亞八百)、王玉山(水上漂)等承前啟後,培育學生,在山西、內蒙古重建了專業劇團。整理改編的傳統戲有《王寶釧》、《金水橋》、《血手印》、《李三娘》、《訪白袍》、《劈殿》等,並創作演出了部分現代戲。山西忻縣地區劇團的《金水橋》已攝製成影片。

北路梆子的行當分三大門(鬚生、正旦、花臉)、三小門(小生、小旦、小丑)與雜扮。劇目以反映歷史題材為主,反映民間生活的小戲較少。表演藝術以嚴格程式化與生活氣息相結合、豪邁壯烈與細緻入微相結合著稱。例如,《祭樁》中王桂英親赴刑場活祭未婚夫,《拜母探妻》中楊延輝叩拜老母撒嬌和探妻對哭,《訪白袍》中尉遲恭月夜尋蹤的大段啞劇式表演等,都極有特色。

北路梆子的唱腔為板式變化體結構,是七聲清樂音階徵調式,板式有四股眼(慢板)、夾板(慢二性)、二性、三性(有板的流水)、流水(緊打慢唱)、箭板(散板)、滾白以及垛板、引子、起板、導板等。不少藝人在演唱中還創造了許多花腔(俗稱“彎調”),為高亢激越的唱腔增添了感情色彩,富有高原風味。曲牌調式多樣,分別用嗩吶、絲絃或笙管演奏,有的來自民歌俗曲,有的則是佛道音樂的移植。樂隊分文武場,文場為“四大件”,板胡為主,二絃、三絃、四弦副之,嗩吶、笙管由操絲絃者吹奏,武場由邊鼓、手板、梆子、馬鑼、水鑔、小鑼、碰盅、鉸子、狗娃子等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