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廊

[拼音]:tongzhou bangzi

戲曲劇種。形成於陝西省關中東部以大荔(舊同州府治)為中心的十數縣。因伴奏樂器中採用棗木梆子擊節,發“桄、桄”聲,故稱“桄桄亂彈”或“梆子”。後為區別於其他梆子劇種,始稱“同州梆子”。一般認為同州梆子即老秦腔。在以西安為中心的中路秦腔(即西安亂彈)形成以後,它被稱為“東路秦腔”,外省稱“西秦腔”、“西調”、“陝西梆子”、“山陝梆子”等。

明萬曆年間,“西秦腔”已流傳到江南。相傳明末李自成起義,曾以“西調”為軍戲,後帶至北京。清乾隆時嚴長明在《秦雲擷英小譜》中記述秦腔班子和名演員的活動,提到在同州府已有“同州腔”之稱,是為秦腔的重要派別。道光、咸豐年間是同州梆子的全盛時期。陝西同州府十數縣的班子就有30多個,在北京也有儀泰班演出。至清末,各行當出現了不少名演員,有的還曾赴北京搭梆子班演出。如正旦白長命、小旦李桂亭、大花面銀頂兒、二花面同州兒、三花面醜娃等,他們常與山西的梆子演員同臺,當時人稱“山陝梆子”或“山陝班”。同州府大荔縣名演員水鈴兒造詣很深,被譽為巧旦。同州梆子傳統劇目豐富,有1000餘種,如《破寧國》、《八義圖》、《畫中人》、《大報仇》、《金沙灘》、《串龍珠》、《長阪坡》、《天門陣》、《滿床笏》(《打金枝》)、《清風亭》、《贈綈袍》、《乾坤帶》(《斬秦英》)、《未央宮》(《斬韓信》)等。唱腔具有“直起、直落又復婉轉”的特點,分歡音、哭音,板路有塌(慢板)、滾(滾白)、代(緊打慢唱)、尖、搖 5類。樂隊分文、武場,11人組成,24種樂器。奚琴(二股弦)為主奏絃樂器,輔以四弦、三絃、呼胡、琵琶、月琴、琥珀、嗩吶、海笛等。伴奏使用的曲牌有200餘種。

1910年以後,由於戰爭頻繁,班社倒閉,藝人流散,同州梆子幾乎絕跡舞臺。1957年,陝西省人民政府在陝西省戲曲學校設立同州梆子班,聘請名老藝人王謀兒(活韓信,鬚生)、朱林逢(迷三縣,小旦)、張海娃(正旦)、王麥才(大花臉)、王賴賴(二花臉)、劉省三(三花臉)以及司鼓姚金貴等精心傳藝,排練演出了《轅門斬子》、《漁家樂》,《石佛口》、《截江》等傳統戲,培養出一代新人,同州梆子始得恢復和發展。1979年陝西省成立同州梆子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