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魚

[拼音]:Zhongguo youliao zuowu zaipeishi

[英文]:history of oil crop cultivation in China

中國古代植物油料種類豐富。北魏《齊民要術》記載有胡麻(芝麻)、麻子(大麻)、蔓菁(蕪菁)、荏子和烏桕 5種。宋代的記載已增至脂麻(芝麻)、大麻、荏子、紅藍花、蔓菁、蒼耳子、杏仁、洞(桐)子、烏桕等10種,此外還有油菜和大豆。至明代,《天工開物》記載有胡麻、萊菔(蘿蔔)子、黃豆、菘菜(白菜)子、蘇麻、蕓薹子(油菜)、茶子、莧菜子、大麻仁、欍(烏桕)仁、亞麻子、棉花子、蓖麻子、樟樹子和冬青子14種;清代又增加了花生和向日葵。總計中國古代所利用的植物油料見於記載的達24種之多,其中草本18種、木本 6種。而以榨取油脂為主要目的加以栽培利用的植物,即今所說的油料作物,則集中在芝麻、大豆、油菜、花生、蓖麻、亞麻、荏子和向日葵8種;在食用油料中佔主要地位的,又只有芝麻、大豆、油菜、花生4種。它們成為重要油料作物的時間,大致芝麻是在漢代,大豆和油菜在宋代,花生在清代中葉。它們的栽培歷史如下:

芝麻

古稱胡麻,莖呈方形,也稱方莖;又因子多油,細似狗身之蝨,因此也有脂麻、油麻和狗蝨之稱。此外,還有巨勝、藤巨集、鴻藏、交麻等異名。芝麻之名到宋代才見於《調燮類編》、《格物麤談》等書,後沿用至今。關於中國芝麻的來源,據《齊民要術》載:“《漢書》:張騫外國得胡麻”,認為芝麻是西漢時張騫從西域帶入。但查《漢書》、《史記》都無此記載。又因20世紀50年代在浙江吳興錢山漾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了距今約四五千年以前的芝麻種子,中國栽培芝麻的來源尚待進一步考證。

中國古代芝麻型別很多。種子顏色除黑、白二色外,還有赤色的。曾長期被列為穀類,用來“充飢”,故有“八谷之中,惟此(芝麻)為良”之說。用作油料的歷史也很久遠。宋代《雞肋編》說:“油通四方,可食與燃者,惟胡麻為上”,說明宋代以前芝麻油已成為食油和燃用油的上品。到明代,《天工開物》說:“其為油也,發得之而澤,腹得之而膏,腥偞得之而芳,毒厲(惡瘡)得之而解”,用途更趨多樣。

關於栽培方法,北魏時在芝麻的播種期、播種量、播種法等方面已積累不少經驗。《齊民要術》指出的收穫方法是“以五、六束為一叢,斜倚之,候口開”,到田間進行脫粒,每三日打一次,分四、五遍抖打才結束。這是利用後熟作用,儘量減少脫粒損失的好辦法,至今還在民間應用。宋代發展了中耕技術,提倡早鋤和多鋤,明代又總結出開荒種芝麻有利於消滅草害的經驗。清代在茬口安排方面,認為“稻田獲稻後種麻最宜”,麥後可和粟雜種;但多年種蘇子之地“不宜脂麻”,更“忌重茬、爛茬”。棉田套芝麻“能利棉”。清代晚期芝麻的畝產量“約收五、六鬥”,荒地種芝麻則“畝收二石有奇”。出油率一般為“每石可得40斤”,高的可達60斤。

大豆

見大豆栽培史。

油菜

古稱蕓薹,也稱胡菜。相傳最初栽培於塞外蕓薹戍,因而得名。早期分佈於北方。宋代《圖經本草》說:“始出自隴、氐、胡地”;明代《本草綱目》也說:“羌、隴、氐、胡,其地苦寒,冬月多種此菜,能歷霜雪,種自胡來,故服虔《通俗文》謂之'胡菜'”,說明今青海、甘肅、新疆、內蒙古一帶,是油菜最早的分佈地區。近已在甘肅秦安大地灣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有距今七、八千年前的蕓薹屬(可能是油菜、白菜或芥菜)種子,可證明中國油菜栽培的古老。

中國古代的油菜,據清代《植物名實圖考》記載,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味濁而肥、莖有紫皮,多涎微苦”的油辣菜,即芥菜型油菜;另一種是“同菘菜,冬種生薹,味清而腴,逾於萵筍”的油青菜,即白菜型油菜,早期都作蔬菜栽培。北魏時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曾說到收油菜種子,但沒有說明收子的目的,而書中指明以榨油為目的的作物為胡麻、麻子、蕪菁、荏子等,可能油菜在當時還是一種蔬菜作物。

宋代始有將蕓薹作油料的記載。《圖經本草》說:“油菜形微似白菜,……結莢收子,亦如芥子,但灰赤色,出油勝諸子。油入蔬清香,造燭甚明,點燈光亮,塗發黑潤,餅飼豬易肥,上田壅苗堪茂。秦人名菜麻,言子可出油如脂麻也。”文獻著錄中蕓薹改稱油菜,正反映了這一作物利用目的的改變。油菜在江南發展,並利用冬閒稻田栽培,也始於宋代。到元代,《務本新書》已有稻田種油菜的明確記載。明、清時期,進一步認識到稻田冬作油菜,不僅能提高土地利用率、獲得油料,還有培肥田土、促進糧食增產的作用。因而油菜在長江流域迅速發展,至清末《岡田須知》記載,已出現了“沿江南北農田皆種,油菜七成,小麥三成”的局面。

中國古代油菜栽培,最初用的是“漫撒”的直播法。據《齊民要術》注稱,黃河流域作菜用的油菜因“性不耐寒,經冬則死,故須春種”。長江流域則可冬播。稻田種油菜多行壟作,以利排水。明代從直播發展到育苗移栽,並採用了摘薹措施,《農政全書》中總結的“吳下人種油菜法”,集中地反映了當時已相當精細的栽培技術,包括播前預製堆肥、精細整地和開溝作壟、移栽規格、苗期因地施肥、越冬期清溝培土、開春時施用薹肥和抽薹時摘薹等。到清代中葉,又出現了點直播栽培,並掌握了“宜角帶青”的收穫適期。油菜的產量,據明代有關文獻記載,畝收約在一、二石之間;出油率大致為30~40%。

花生

又名落花生,因“藤生花,落地而結果”得名,也稱長生果。此外還有萬壽果、落地參、及地果、番豆、地豆等名。中國有關花生的最初記載是元末明初的《飲食須知》:“近出一種落花生,詭名長生果,味辛苦甘,性冷,形似豆莢,子如蓮肉。”歷史上都認為是從海外傳來。如清《三農紀》說:“始生海外,過洋者移入百越。”但20世紀50年代浙江吳興縣錢山漾新石器時代遺址與芝麻一起出土了花生種子。現學術界對花生的來源尚無定論。明代江蘇南部已有種植。弘治年《常熟縣誌》、《上海縣誌》以及正德元年(1506)的《姑蘇縣誌》等方誌均有種植花生的記載。此後,清初張璐《本經逢原》、屈大均《廣東新語》中又先後提到福建和廣東有花生,可知東南沿海是中國花生的早期栽培地,其中又以蘇南栽培最早。到清代中葉,花生栽培已幾乎遍佈全國各地。

清末以前,中國栽培的花生都是殼長寸許,皺紋明顯,每莢有實三、四粒的中粒花生(稱龍生)以及每莢二粒為主的小粒種(稱珍珠花生)。19世紀80年代才開始出現大粒種花生稱大洋生,最初見載於光緒十三年(1887)《慈谿縣誌》。同時期,大粒種花生也由外國傳教士從美國傳到山東蓬萊縣,由於收穫省工、產量高,發展很快。到20世紀初,在廣東等地區大粒種的栽培已超過小粒種。

花生最初是作為一種直接利用的食品。明末《天工開物》所列油料中,就無花生。花生作為油料的記載始見於《三農紀》:“炒食可果,可榨油,油色黃濁,餅可肥田”,說明大約在18世紀時,花生已成為一種油料。花生的產量,清末《武陟土產表》記載“每畝約收三石”,出油率為“花生重十五、六斤,制油三斤半”;《撫郡農產考略》記載“畝收四、五百”,出油率“花生百斤,可榨油三十二斤”,說明20世紀初期,花生的單產水平已經不低,但出油率不高,這可能和當時榨油技術水平有關。

關於花生的栽培技術,明代《汝南圃史》已有有關種、收時期,施肥及土宜等方面的記述。明末出現了“橫枝取土壓之”的培土措施。清代實行條播或穴播、開深溝排水灌溉等方法,並已認識到花生有固氮能力,“地不必肥,肥則根葉繁茂,結實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