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達慕大會

[拼音]:Yuan Xiao

[英文]:Wen-Hyo (617~686)

朝鮮三國時期新羅僧人,華嚴宗的思想家。俗姓薛,幼名誓幢,法名元曉。生於新羅押樑郡佛地村(今慶尚南道慶山郡慈仁面)。31歲受戒,先後住慶州皇龍、芬皇寺。他一生寫出了100多部240多卷註疏,現僅有20部23卷,其餘已失傳。其中闡述哲學思想的有:《大乘起信論疏》(2卷)、《金剛三昧經論》(2卷)、《法華經宗要》(1卷)、《十門和諍論》(2卷)、《無量壽經宗要》(1卷)、《中邊分別論疏》(3卷)和《華嚴經疏》(現僅存序文和卷 3的一部分)等。《大乘起信論疏》在中國曾被稱為《海東疏》、《曉公疏》等,廣泛流傳,引起了佛教界的重視。元曉提出作為自已哲學最高範疇的絕對精神實體──“一心”。在《金剛三昧經論》中說:“一心之體本來寂靜,故言決定性也”,而“決定性者,謂真如性不可破壞”;被無明覆蓋的真如本體,經過修煉,去掉無明,即可成為永離生滅、離暗成明、明白清淨如琉璃的大圓鏡智(弘智)。這種真如本體即一心,是某種不生不滅的永恆而不可破壞的精神實體。它是世界的本原;宇宙萬物,由於它的存在而產生和發展。元曉說:“四相俱有為心所成,離一心外無別自體”。這就是說,世界上具有生、住、異、滅四相的一切物質的和精神的現象,都是由一心派生的。他把佛教哲學從主觀唯心主義推向客觀唯心主義。元曉提倡“和諍論”的辯論方法,對概念和範疇提出了某些合理的辯證法思想。如:他在談到“同”與“異”這兩個相互對立的概念關係時,明確指出:“不能同者即同而異也,不能異者即異而同也”,即認為“差異”是對“同一”而言的,“同一”是對“差異”而言的;還說“同者辨同於異,異者明異於同”,即“同一”只有在“差異”之中才能辨別,“差異”只有在“同一”之中才能明確;“差異”中辨別“同一”並不是意味著“分同為異”,“同一”中明確“差異”也不是意味著“銷異為同”;“差異”可以說成“同一”,同樣,“同一”也可以說成“差異”。他還認為“有”和“無”是互相對立,又是互相依存的,“有即無,無即有”,無“無”無所謂“有”,無“有”無所謂“無”。這種邏輯方法,儘管建立在唯心主義基礎上,為論證佛教教理服務,但卻包含著樸素的辯證思想因素。元曉用“一心”這一根本概念來概括佛教各宗派的異說,創立“海東宗”這一佛教唯心主義的新形態,為在新羅建立一乘佛教打下了理論基礎,成為新羅國家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