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戰鬥守備一等功臣連

[拼音]:shengchan guanxi yiding yao shihe shengchanli zhuangkuang de guilü

[英文]:law of productive relations being suitable for conditions of productive forces

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之間內在的、本質的必然聯絡,決定著生產方式的發展變化和社會經濟形態的更替。它是在一切社會經濟形態中都起作用的共有經濟規律。

揭示的過程

這一規律是由K.馬克思、F.恩格斯首先揭示出來的。在1845~1846年寫成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全面論述了生產關係與生產力之間的本質聯絡,從而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在稍後的《哲學的貧困》和《共產黨宣言》中,又以更明確的表達方式把這一偉大發現公諸於世。1859年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馬克思對生產關係同生產力的辯證關係作了如下經典式表述:“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係,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係。這些生產關係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築豎立其上並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社會的物質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同它們一直在其中活動的現存生產關係或財產關係(這只是生產關係的法律用語)發生矛盾。於是這些關係便由生產力的發展形式變成生產力的桎梏。那時社會革命的時代就到來了。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築也或慢或快地發生變革”(《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82頁)。1867年,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中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依據,科學地論證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怎樣由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產生,怎樣由於適合生產力的狀況而發展,又將怎樣由於成為生產力的桎梏而走向滅亡。

列寧在他的理論著作和實踐活動中,對捍衛和發展歷史唯物主義作出了重大貢獻。斯大林對生產關係同生產力的辯證關係也有過精闢的論述,正是他把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的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的本質聯絡明確地概括為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規律。

基本內容

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規律的基本內容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生產關係同生產力的對立統一關係

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生產方式是由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兩個方面構成的。生產力是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社會物質力量,是生產的物質內容;生產關係是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結成的經濟關係,是生產的社會形式。內容和形式是統一的,又是有矛盾的。一方面,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有機地聯絡在一起,既不存在離開生產力的生產關係,也不存在離開生產關係的生產力。另一方面,在社會生產中,生產力是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而生產關係同生產力相比,則有相對的穩定性。因此,隨著生產力的不斷髮展,必然會使原來同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係,變得不相適應,從而要求以新的生產關係代替舊的生產關係。新生產關係也不可能永遠是新的,隨著生產力的更進一步的發展,它又會由新變舊。在生產力同生產關係之間,矛盾不斷產生又不斷解決,從而推動著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的矛盾是社會的基本矛盾。

生產力對生產關係的最終決定作用

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人們建立什麼性質的生產關係,這種生產關係具有什麼樣的基本特徵和具體形式,歸根結柢是由當時的生產力狀況決定的。所謂生產力狀況,就是指生產力在不同發展階段上所具有的質和量的規定性。它的主要標誌是生產工具。這是因為生產工具在生產力的發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生產力的質的飛躍是以生產工具的重大變革為先導的。因此,人們用石器工具、鐵器工具、蒸汽機和電動機、電子計算機等等,作為生產力提高到新質階段的主要標誌。馬克思說:“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為首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為首的社會”(《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44頁)。恩格斯也說:“正如現代工具制約著資本主義社會一樣,矇昧人的工具也制約著他們的社會”(同前,第36卷,第170頁)。他們明確地指出了以生產工具為主要標誌的生產力性質,制約著生產關係的性質。

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證明了馬克思、恩格斯的科學論斷。在原始社會,生產工具極其簡陋,人們只有依靠集體力量同自然界進行頑強鬥爭才能生存。在這樣的條件下,生產效率極低,沒有剩餘產品。這種以石器工具為主要標誌的生產力,決定了原始共產主義的生產關係: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歸氏族公社集體所有,人們共同勞動,平均分配。

隨著生產工具從石器進步到金屬手工工具,人類歷史上出現了兩次社會大分工即畜牧業與農業的分工,手工業從農業中分離出來(見三次社會大分工。勞動生產率提高了,開始有了剩餘產品。生產過程中勞動的組合方式也從集體勞動轉變為個體勞動。這些變化導致私有制的產生和原始公社的瓦解。

從奴隸制生產方式轉變為封建制生產方式,從封建制生產方式轉變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其發生和發展的過程更為複雜,但內在的規律性仍然是生產力的飛躍最終決定著生產關係的根本變革。例如,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確立就是產業革命的結果。在封建社會後期,由於手工工具的改進,社會分工的深化,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商品經濟有了較大的發展,以個體手工業和個體農業為基礎的自然經濟,已經不能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同時商品生產的發展引起了小生產者的兩極分化,少數人發財致富,成為資本家,多數人貧困破產,成為無產者。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在封建社會內部萌發了。後來,由於美洲的發現所準備好的世界市場,使商業、交通事業得到巨大的發展,這種發展又促進了工業的發展。生產上的需要是科學技術進步的強大推動力,蒸汽機的發明及其在生產中的廣泛應用成為產業革命的先導。先進的機器體系終於代替了手工工具,工場手工業過渡到機器大工業。生產力的質的飛躍要求與之相適應的新的社會形式,這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得以取代封建制生產方式的根本原因。

但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並不意味著生產力的任何變化都會立即引起生產關係的相應變化。因為,生產關係的變化要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在原有的生產關係中佔有主要生產資料的階級,為了維護其既得利益,必然會阻撓新生產關係的建立和鞏固。所以,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是從歷史的必然性的意義上說的。

此外,在認識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時,還要把新生產關係得以萌發的物質前提同新生產關係得以充分鞏固的物質基礎加以區別。以中國革命為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經濟文化十分落後,但那時已有了佔國民生產總值約10%的現代工業,以及一支堅強的產業工人隊伍,這就是中國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並較快地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基本勝利的物質前提。但是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鞏固和成熟,則必須把生產力提高到新的階段,建立起強大的物質基礎。

生產關係的相對獨立性及其對生產力的反作用

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生產力總是在它的社會形式──生產關係中發展的。生產關係作為生產力諸要素的結合方式,對於生產力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反作用:當生產關係基本上適合生產力狀況的時候,它能夠使生產力諸要素合理地結合起來,使生產力諸要素之間的矛盾得到順利的解決,從而有力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當生產關係基本上不適合生產力狀況的時候,它阻礙著生產力諸要素之間的矛盾的合理解決,從而對生產力的發展起著消極的甚至破壞的作用,這時就不能不改變生產關係。在階級社會裡,生產關係同生產力的矛盾的尖銳化,是社會革命的經濟根源。

人類歷史的發展表明,任何一種生產關係都經歷著由新變舊,即由同生產力基本適合變為基本不適合的過程。以資本主義制度為例,在它發生、發展到成熟時期,是同生產力基本適合的,因而對生產力的發展起過巨大的推進作用。但是,隨著生產力的不斷髮展,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所有制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尖銳,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束縛了生產力的發展。到了帝國主義時代,生產關係更加腐朽,已成為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嚴重障礙。

生產關係對生產力的發展具有反作用,但並非生產力的任何發展都是生產關係反作用的結果。生產力有它的內在矛盾和發展規律。生產關係的反作用只能加速或延緩生產力發展,而不能改變生產力運動的固有規律。

對於生產關係適合或不適合生產力狀況,是就其基本方面而言的。新的生產關係適合生產力狀況,並不意味著不存在任何矛盾。舊的生產關係不適合生產力狀況,並不意味著它就絕對不能容納生產力的任何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力一度增長比較迅速,這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其中也包括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迫使資產階級對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作了某些區域性性的調整。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又反作用於生產力,它們的互動作用是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根本動力。生產關係由適合生產力狀況到不適合生產力狀況,經過社會革命,又在新的基礎上適合生產力狀況,這是一個不斷前進的歷史過程。

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自覺運用

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是無產階級政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和戰略、策略的重要依據。實踐證明,每當人們的行動符合這一規律的要求時,社會主義事業就勝利前進;反之,就遭受挫折。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使人們對這一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

(1)要研究和掌握這一規律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作用的特點。在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消滅了階級的社會裡,這一規律的基本內容雖然沒有改變,但它的作用形式有顯著的特點。社會主義制度在客觀上給人們認識和運用經濟規律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社會主義生產關係不象資本主義生產關係那樣,可以自發地產生,而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根據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進行自覺的革命活動的結果。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無論是生產力的發展還是生產關係的調整、變革,都是有計劃地進行的。同時,生產關係同生產力的矛盾,在社會主義社會是非對抗性的,可以通過社會主義制度自身的變革和完善來解決。

(2)要根據生產力的實際狀況,探求生產關係的具體形式。判斷生產關係是否適合生產力,主要看它是否能夠促進生產力的發展。脫離生產力的實際狀況,片面強調公有化的程度,並不利於生產力的發展。如果說生產關係落後於生產力,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那末,生產關係超越生產力,也會阻礙生產力發展,甚至破壞性更大。在中國,同現時多種生產力並存的狀況相適應,生產關係會出現多種具體形式,例如各種經濟成份和經營方式等。

(3)要把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相對穩定和具體環節的經常調整結合起來。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就基本經濟制度(生產關係的主要方面)來說,是適合生產力狀況的,因此,需要加以鞏固,使它保持相對的穩定,以利於發揮新生產關係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當然,相對穩定並不是凝固不變,生產關係的某些具體環節確實同生產力有矛盾。有時是因為缺乏經驗,具體制度不合理,有時是因為生產力進一步發展了,原來同生產力相適應的,變得不相適應了。這些情況表明,生產關係的具體環節,確有經常調整的必要。否則,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同生產力的矛盾就不能很好地解決,生產關係就得不到發展和完善。

參考書目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

斯大林:《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斯大林選集》下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