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學
[拼音]:Mayue'er
[英文]:Aristide Maillol (1861~1944)
法國雕塑家、畫家。1861年12月8日生於濱海巴紐爾斯,1944年9月27日卒於同地。1887年入巴黎美術學校J.-L.熱羅姆和A.卡巴內爾畫室學習。 但不久他對學院派的繪畫失去興趣,而被P.高更的畫風所吸引,同時迷戀於織錦畫的設計。由於織錦畫使他的視力衰退,他便從織錦畫設計轉向雕塑創作。在他早期的創作生涯中,納比派起了重要作用,畫家M.德尼是他的好友,他們常在一起切磋藝術。他逐漸領悟到現代環境中必須探討新的雕塑風格和語言。同時,納比派藝術的象徵性對他的雕塑也頗多啟發。1901~1902年作的銅雕《地中海》和《夜》,是他早期的代表作。他特別注重雕塑的體積感和形體的厚重感,造型語言概括洗練,注意整體精神。無疑,馬約爾從希臘盛期雕塑中吸收了養料,但他賦予古典造型以新的精神,在莊重沉靜中表現一種緊迫感和力度;在象徵的語言中,表現出20世紀初激動不安的時代氣氛。
馬約爾的雕塑主要刻畫女性人體,他的這種形式被人們稱為“馬約爾的女性”,代表作有《空氣》和1939~1943年創作的鋁雕《河流》等,在表現女人體渾厚雄健的力量方面,可以說是前無古人的。他的作品受到A.羅丹的讚賞。雖然馬約爾的雕塑語言和羅丹有很大的不同,但羅丹發現這位年輕雕塑家的革新精神是和他一致的。
馬約爾的作品並沒有立即得到官方的承認。只是在1905年以後他的聲譽才逐漸提高,訂件接踵而來。馬約爾創作的男人體雕塑也頗精采。 如 《騎自行車的人》(1907~1908),就是雕塑生動、性格獨特的形象。
馬約爾的紀念碑雕塑更是別開生面。於1908年完成的《在枷鎖裡的行動》,用桎梏著的富於動感的女人體來表現革命者的鬥爭精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接受訂件為自己的家鄉設計悼念戰亡者的紀念碑。1929年,他設計和創作的塞尚紀念碑在土伊勒裡宮建立。
馬約爾還是一位出色的插圖畫家,他為維吉爾、奧維德等名家著作所作的插圖,是版畫史上傳世的名作。
馬約爾是羅丹之後現代雕塑的先驅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