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申外史
[拼音]:Yongtai Gongzhu Mu
唐中宗第7 女李仙蕙墓。唐乾陵陪葬墓之一。位於乾陵東南隅,今陝西省乾縣縣城北原。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於1960~1962年進行發掘。永泰公主於大足元年(701) ,與其夫武延基(武則天侄武承嗣之子)為武則天杖殺。中宗復位後,於神龍二年(706)與武延基合葬,陪葬乾陵。
永泰墓地面有覆鬥形封土堆,原有圍牆,南面有1對土闕,闕南排列石獅1對、石人2對和華表1對。地下結構全長87.5米,深16.7米,由墓道、5個過洞、6個天井、8個小龕、前後甬道和前後墓室組成,甬道和墓室為磚砌。後室西側置石槨1具,上有線雕的宮女等影象。墓室滿繪壁畫,墓道東、西壁繪青龍、白虎,六組儀仗隊和戟架;前室東、西壁繪侍女,手執團扇、拂塵、高足杯、燭臺等日用器具(見彩圖);後室頂部繪天象。前室東壁所繪侍女,形象生動,線條流暢,是已發現的唐墓壁畫中水平較高的作品。該墓早年被盜,出土石墓誌一合,殘存隨葬品1300多件,有石、陶、瓷、金、玉、銅、鐵、錫器。第一、二天井兩側的小龕內,放陶質和三彩男女騎俑、男女立俑等儀仗俑群,第三、四天井兩側的小龕內,放三彩碟、碗、杯、爐、盒、釜甑、瓶、罐、缽、勺、奩、盤、燈、筆架等,還有碗、罐、瓶、硯、盤、盆、燭臺等陶器及碓、磨、井欄、房屋等陶模型。
▸ 儒林外史的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