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性的質和第二性的質
[拼音]:Yin da
中國現代考古學家。原名劉耀,字照林,又名劉虛谷。河南省滑縣人。光緒三十二年生,1983年7月1日在北京逝世。
1932年尹達由河南大學畢業後,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工作。抗日戰爭爆發後,於1938年赴延安參加革命,同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陝北公學任教,後在馬列學院研究部等處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曾任中國人民大學研究部副部長和北京大學副教務長。1953年任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1954年兼任考古研究所副所長,1959~1962年兼任考古所所長。從1955年起,擔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會常務委員。曾主編過《歷史研究》雜誌,參與主持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建館工作,具體組織郭沫若主編的《中國史稿》一書的編寫工作。1979年1983年,被推選為中國考古學會第一、第二屆理事會副理事長。1980年被選為中國史學會常務理事。1983年初又任文化部國家文物委員會委員。還曾當選為第一、第二、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尹達1931年在河南大學學習期間,即開始參加安陽小屯和後岡遺址的考古發掘。後來又參加安陽侯家莊南地遺址和侯家莊商王陵區,浚縣的辛村衛國墓地和大賚店遺址以及日照兩城鎮遺址等項重要的考古發掘。
尹達的主要學術成就是,第一次詳細論證了安特生在中國新石器時代分期問題上的不正確觀點(見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延安工作期間撰寫的《中國原始社會》一書,是用馬克思主義觀點進行中國原始社會研究的有益嘗試,在當時條件很困難的情況下,摸索了考古學與歷史研究結合、服務於理論鬥爭的道路。後將該書的一部分修訂為《中國新石器時代》,於1955年出版;1979年再版時,書名改為《新石器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