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班阿里
[拼音]:xinxi geming
[英文]:information revolution
由於現代電子資訊科技的巨大變革引起的一場新的技術變革及其帶來的社會經濟結構的質的飛躍。後者意義更大,更有深遠影響,是資訊革命的主要內容。
資訊科技自人類社會形成以來就存在,並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不斷變革。語言、文字是人類傳達資訊的初步方式,烽火臺則是遠距離傳達資訊的最簡單手段。紙張和印刷術使資訊流通範圍大大擴充套件。自19世紀中期以後,人類學會利用電和電磁波以來,資訊科技的變革大大加快。電報、電話、收音機、電視機的發明使人類的資訊交流與傳遞快速而有效。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半導體、積體電路、計算機的發明,數字通訊、衛星通訊的發展形成了新興的電子資訊科技,使人類利用資訊的手段發生了質的飛躍。具體講,人類不僅能在全球任何兩個有相應設施的地點之間準確地交換資訊,還可利用機器收集、加工、處理、控制、儲存資訊。機器開始取代了人的部分腦力勞動,擴大和延伸了人的思維、神經和感官的功能,使人們可以從事更富有創造性的勞動。這是前所未有的變革,是人類在改造自然中的一次新的飛躍。
資訊科技革命不僅為人類提供了新的生產手段,帶來了生產力的大發展和組織管理方式的變化,還引起了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的變化。這些變化將進一步引起人們價值觀念、社會意識的變化,從而社會結構和政治體制也將隨之而變。例如計算機的推廣普及促進了工廠自動化、辦公自動化和家庭自動化,形成所謂“3A”革命。計算機和通訊技術融合形成的資訊通訊網推動了經濟的國際化。金融界組成的全球金融資訊網使資金可以克服時差,在一晝夜間經全球流通而大大增值。跨國公司已控制著很大部分的生產與國際貿易。同時,這種系統還擴充套件了人們受教育的機會,使更多的人可以從事更富創造性的勞動。資訊的廣泛流通促進了權力分散化、決策民主化。隨著人們教育水平的提高,將有更多的人蔘與各種決策。這一形勢的發展必然帶來社會結構的變革。總之,現代資訊科技的出現和進一步發展將使人們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發生巨大變化,引起經濟和社會變革,使人類走向新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