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土地改革

[拼音]:Hong'aojun

金末山東、河北農民起義軍。身穿紅襖為標記,故名。金代自熙宗時猛安謀克人戶南遷。金海陵王完顏亮以後,女真貴族與猛安謀克人戶不斷掠奪漢人的土地,造成北方膏腴之田皆為豪強與屯田軍所佔。農民或者淪為佃戶,耕種豪右之田,須預付兩三年租課,或者被迫流亡。農民與屯田軍的矛盾更加激化。貞祐二年(1214),蒙古軍進攻中都(今北京),金朝統治者逃往南京(今河南開封),深受括地之害而失去土地的農民,紛紛起義,眾至數十萬。金朝南遷時河北軍戶隨遷者達百萬餘口,政府每年需用粟三百八十多萬斛以供口糧,加上為支付軍費和官員奢侈生活的需求,不斷加重對人民的剝削,貞祐三年,金朝的賦稅率比以前增加了三倍。山東、河北農民不堪忍受,紛起反抗。一些處於社會最低層倍受壓迫的驅奴也紛紛參加起義。其中著名的有益都楊安兒、泰安州劉二祖和霍儀、濰州(今山東濰坊)李全、密州(今山東諸城)方郭三、真定(今河北正定)周元兒、膠西李旺、兗州郝定等。

貞祐二年夏,楊安兒率部由益都東進,招降金萊州(今山東掖縣)知州徐汝賢和登州(今山東蓬萊)刺史耿格,在萊州建立政權,置官屬,年號“天順”。李全佔領東海(今江蘇連雲港東南)、海州(今江蘇連雲港舊海州)和邳州(今江蘇邳縣西南古邳城)等地。劉二祖率部攻淄(今山東淄博東)、沂(今山東臨沂)兩州。各路起義軍轉戰山東、河北,所到之處,殺貪官汙吏,開倉救濟貧民,得到廣大農民的擁護。

金朝派遣宣撫使僕散安貞率金軍前往山東鎮壓。萊州失守,楊安兒乘舟向即墨轉移,途中遭奸細舟子暗害。所部由其妹楊四娘子(名妙真)率領,轉戰到莒縣磨旗山(今山東莒縣東南馬鬐山)與李全會師。後楊四娘子與李全結為夫婦,兩軍合併,轉移到宋楚州(今江蘇淮安)一帶。興定三年(1219),金兵南侵時,李全率所部擊敗金兵於渦口(今安徽懷遠北),使金兵不敢再犯淮東。李全投宋後,對一些義軍首領進行殘害,削弱了起義軍的戰鬥力。1211年,他驅走金降將張林,佔居益都。遂以益都為中心,發展個人勢力。1226年九月,蒙古軍圍益都,城破投降。劉二祖在貞祐三年與敵人激戰於沂蒙山區大沫涸(今山東費縣西南),被俘犧牲。其部由彭義斌率領轉戰山東、河北一帶,軍隊發展到幾十萬人,金和蒙古都視為勁敵。正大二年(1225),彭義斌在內黃五馬山(在今河北贊皇)與蒙古軍交戰時,兵敗被俘犧牲。其餘各部紅襖軍仍分散在各地活動,在金和蒙古軍鎮壓下相繼失敗。

參考書目

黃寬重:《南宋寧宗、理宗時期的抗金義軍》,臺北《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4本第3分冊,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