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檔案
[拼音]:Pingshan Yufu
[英文]:Hirayama Ikuo (1930~)
日本畫家。1930年6月15日生於廣島縣豐田郡瀨戶田町。他的家鄉是瀨戶內海中的一個小島,少年時代是在戰爭中度過的。1945年8月6日,他在廣島市修道中學讀書時,從原子彈的轟炸下死裡逃生,但留下後遺症,這給他的思想、創作帶來深刻的影響。1952年,他從東京藝術大學日本畫系畢業後,留校任教,師事前田青邨。1953年起,每年參加院展,主要作風俗畫,不為人知。1959年第44回院展上,以《佛教傳來》引起美術界轟動。從此,他轉入佛教題材創作,不久又開闢了絲綢之路題材。1962年起他長年累月沿著古代的絲綢之路橫貫歐亞大陸考察、旅遊、寫生,足跡遍及幾十國,創作甚富。他不僅成為院展中心作家,而且以專畫佛教與絲路題材聞名於世界,作品多次獲日本美術院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獎等。1973年就任東京藝術大學教授,後任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部部長。1975年起頻繁訪問中國,對中國人民懷有誠摯感情。1979年9月7日至10月13日,平山鬱夫畫展先後在北京、廣州舉行。1984年5 月任日中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1986年受聘為中國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名譽教授。
平山鬱夫選擇佛教與絲路為題材,絕非偶然。少年時代體驗到的戰爭和原子彈給人們帶來的巨大災難和痛苦,無疑是使其所以然的主要動力。由此,他渴望和平,主張各國人民進行友好的文化交流,以溝通和促進彼此間的感情和友誼。另外,他認為日本文化的源頭在中國和印度,試圖由絲路和佛教東漸之路追溯日本文化之源。其絲路題材的作品,熔歷史與現實為一爐,無論是古代的石窟、城堡,還是今日的駝隊、集市,都統一於土黃或熟褐的基調。它既源於沙漠的本色,又予人以厚重廣袤、熱烈奔放之感,如《流沙之道》(見彩圖)。佛教題材的作品,則以青、綠為基調,給人以孤獨、神祕、幻覺之感。畫家還捨棄傳統日本畫的墨和線,以色塊構成所謂的無線之線。平山鬱夫精力充沛,勤奮多思,作品畫面氣魄巨集大,在題材上和形式上都為日本畫的創新開闢了道路。
參考書目
劉曉路:《我心愛的絲綢之路:平山鬱夫術》,人民美術出版社,北京,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