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長壽(1907~1971)

[拼音]:Napolun Yishi

[英文]:Napoléon I (1769~1821)

即拿破崙·波拿巴。法國統帥,法蘭西共和國第一執政,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出身於科西嘉島破落貴族家庭。畢業於佈列訥堡預備軍校和巴黎高等軍事學校。1785年10月任炮兵少尉。法國大革命爆發後,加入雅各賓俱樂部,成為參加資產階級革命活動的極少數軍官之一。1793年在土倫會戰中立功,獲准將銜。1795年在鎮壓葡月13日王黨叛亂時表現果斷,晉升少將,並被任命為巴黎衛戍部隊司令。1796年統兵到義大利作戰,以出色的指揮,並依靠人民反奧、反封建力量,打敗皮埃蒙特和奧地利聯軍。1798年率軍遠征埃及。1799年10月返巴黎,發動霧月18日政變,推翻督政府,組成執政府,任第一執政。1804年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稱拿破崙一世皇帝。此後10年間,他指揮了一系列戰爭(見拿破崙戰爭),但由於逐漸喪失進步性,轉化為侵略性,他不僅要對付歐洲反法聯軍的大敵,而且遭到被壓迫各國人民的反抗,加上後期軍事上的失誤,遂由勝利走向挫折和失敗。1814年被第六次反法聯盟的軍隊打敗,4月退位後被放逐到厄爾巴島。1815年3月重返巴黎,恢復短期統治,史稱“百日”王朝,同年6月滑鐵盧會戰失敗後再次退位。1821年死於流放地聖赫勒拿島。

拿破崙一世是新興的上升時期的資產階級代表,一生的主要活動是統兵作戰和治理國家,曾親自指揮大小50多次會戰。他以卓越的軍事才能,往往以少勝多,贏得了大約35次會戰的勝利,打敗了歐洲前5次反法聯盟軍隊的進攻。他繼承和發展了法國革命所創立的軍事學術和作戰原則,沿襲並完善了革命政權所頒行的兵役制度和補給方法;改進了軍隊的編制,使師和軍成為便於獨立或協同作戰的常備軍兵團;改善了戰法,摒棄線式戰術,採用縱隊戰術;改善了軍隊的指揮,使步、炮、騎兵得以機動靈活地進行協同作戰。他在戰爭中總是把消滅敵人的軍隊作為主要目標,爭取戰略主動權,力求以一兩次總決戰擊敗敵人;善於實施機動和集中使用兵力於決定方向;每戰建立強大的預備隊;經常採取突然襲擊和各個擊破的戰法。他的建軍思想和作戰原則,對資產階級軍事科學的形成和發展有深遠影響。但由於階級的侷限性,在軍事思想上存在著保守主義(後期)和唯意志論,把軍事學術看成是天才的產物和統帥靈感的表現。晚年口述的戰爭回憶和有關軍事學術的一些見解,被編為《拿破崙文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