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瑪儀派

[拼音]:Aoruina wenhua

[英文]:Aurignacian

歐洲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因最初發現於法國南部加龍河上游圖盧茲附近的奧瑞納克山洞而得名。奧瑞納文化的創造者是克羅馬農人和格里馬迪人。時代為晚更新世,屬維爾姆冰期。關於該文化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在莫斯特末期時來自亞洲的西南部;另一種認為和具有阿舍利傳統的莫斯特文化有關。

奧瑞納石器主要是用石葉製作的。這種石葉不同於舊石器時代中期以前的石片,它狹長而小,是用間接法產生的。用石葉製作的石器有端刮器、吻狀刮削器和各式雕刻器等。骨器有全部分叉的尖頭器和穿孔器,劈開的基部和雙椎形的尖端都說明骨器已經裝柄使用。裝飾品有穿孔的獸牙和介殼。奧瑞納文化的藝術代表著人類藝術史上第一個完美的階段。這個時期最早的藝術品,是在西歐發現的一些刻有簡單動物形象的小石頭,後來發展為在骨片和象牙上雕刻動物。在東歐還出現了真正的立雕藝術,創造出造型簡單但栩栩如生的小型泥塑動物,以及造型非常一致的體態豐滿的孕婦小塑像,即所謂維倫多夫婦女小雕像,推測是豐產女神。在西歐的一些石灰岩洞穴中,發現了該文化末期的數以百計的繪畫和雕刻,法國西南部拉斯科克斯洞穴中的野馬和野牛壁畫即是這方面的代表作(見彩圖)。這一時期人死後也進行埋葬,曾發現以紅土將遺體染成彩色的情況。

法國考古學家步日耶早年曾將奧瑞納文化分為 3期:早期具有沙泰勒佩龍尖狀器(又稱琢背石刀);中期具有基部分叉的骨制尖頭器;晚期具有格拉韋特尖狀器。後來有人將步日耶的早晚期合併為一期,稱佩裡戈爾期。現今流行於歐洲的奧瑞納文化分期,先後順序為佩裡戈爾期、奧瑞納期和格拉韋特期。與該文化伴存的動物化石有猛獁象(Mammuthus primigenius)、馴鹿(Rangifertarandus)等,屬寒系動物,表明當時的氣候比較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