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仲賢
[拼音]:xiu qi zhi ping
中國古代儒家倫理政治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簡稱。語出秦漢之際的《禮記·大學》一書:“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它是對先秦儒家的主要代表孔子、孟子修己治人倫理思想的集中概括。
儒家從由近及遠、由己及人的原則出發,把社會的改造、天下的治理,最後歸結為誠意、正心的道德修養,把個人的道德完善,看成是萬事之本。他們認為,只有通過修心養性,培養出合乎封建道德要求的人,宗法世家中才能長幼有序,國家政權才能鞏固。這樣,就可以達到平定天下的目的。因此,他們強調“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修齊治平體現了封建的倫理思想與政治思想的結合。由於它有助於地主階級統治秩序的穩定,受到宋代以後儒家的推崇。南宋思想家朱熹指出:“誠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至於齊家、治國,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當學問”(《朱文公文集》卷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