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儀

[拼音]:Shanxi Sheng Bowuguan

[英文]:Shanxi Provincial Museum

中國地方綜合性博物館,位於太原市東南隅的文廟。1918年籌建,1919年正式開館。原名山西省教育圖書博物館,1933年改稱山西省民眾教育館,1949年改為山西省圖書博物館。1953年與太原市文物館合併,正式定名為山西省博物館。

該館收藏有歷史文物、革命文物和自然標本10萬餘件。其中一級品 443件,著名的有侯馬東周盟書。侯馬盟書分宗盟、委質、納室、詛咒、卜筮五大類,主要記載晉國貴族趙孟在戰勝政敵以後,為了鞏固他的統治地位,利用盟誓來約束戰敗黨羽的情況,對研究春秋晚期政治鬥爭、宗盟制度具有重要價值。新莽天鳳元年(公元 14)的傆倉平斛是除嘉量以外僅有的莽量標準器,容水19300毫升,比嘉量僅少容797.5毫升。重要藏品還有商代青銅龍紋觥、戰國錯金豆、漢代胡傅溫酒樽、北宋開寶藏和福州鼓山大藏經、宋代抗金文獻、元代王淵桃竹錦雞圖和明代水陸畫等。

基本陳列設在文廟東西展廳和大成殿內。有山西古代史、山西近代史和山西革命史陳列,陳列面積約2000平方米,陳列文物 1000 件。古代史陳列分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 3個部分,比較系統地反映出山西曆代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的概況。陳列有襄汾丁村舊石器文化,侯馬出土的東周盟書、陶範工藝、青銅器和三晉貨幣,北魏木板漆畫、陶俑,北齊武士俑和青釉壺等文物。

近代史陳列主要反映山西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事蹟。陳列中有太平軍北伐路經山西和義和團在山西的活動,有山西人民的爭礦運動,有交文慘案和辛亥山西起義等。

山西革命史陳列分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三個時期。主要內容有中國共產黨早期著名政治家高君宇受李大釗指派在山西建立黨團組織和促進山西國共合作的史蹟;有黨中央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山西建立晉察冀、晉冀魯豫和晉綏三大革命根據地,並取得首戰平型關、粉碎九路圍攻、百團大戰和沁源圍困戰等重大戰役的勝利事蹟;有中國共產黨在山西建立犧盟會和決死隊抗日團體和武裝的革命鬥爭事蹟以及山西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徹底摧毀閻錫山反動統治的事蹟。陳列的珍貴文物,主要有山西人民聲援“五四”、“五卅”運動的宣言和傳單,紅軍東征時贈送洪洞白石小學的風琴,民兵自制的榆木炮、擔架和雲梯,以及太原戰役中參戰軍隊集體榮獲的錦旗及革命烈士劉胡蘭和尹靈芝的革命鬥爭事蹟和遺留文物。

該館在市內五一廣場西北隅純陽宮還有一個歷史文物專題陳列。純陽宮俗稱呂祖廟,是供奉唐代道士呂洞賓的地方(見圖),建立年代不詳,明萬曆年間 (1573~1620)重修。館內設陶瓷、青銅器、貨幣、琉璃、雕塑書畫、刺繡、琺琅、碑帖、漆器等10個專題,分21個展室,共800多件展品。該館還經常舉辦一些有關歷史、考古、文物和自然標本等方面的專題展覽。

該館出版的大型圖冊有《太原壙坡北齊張肅俗墓文物圖錄》、《山西石雕藝術》、《傅山書法》、《右玉水陸畫》和《山西出土文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