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桑
[拼音]:zhiliang guanli
[英文]:quality control
為保證和提高產品質量而進行的一系列經營管理活動。包括質量調查,確定產品質量目標、計劃、組織、協調、控制、資訊反饋等各項工作。
質量管理的作用主要在於:
(1)提高企業和社會經濟效益;
(2)促進企業技術改造和技術進步,提高產品開發能力和生產工藝技術水平;
(3)減少廢品和不良品損失,降低生產成本;
(4)組織質量資訊的傳遞和反饋,增強產品市場競爭能力。
質量管理的發展過程大體經歷了檢驗質量管理(QI)、統計質量控制(SQC)和全面質量管理(TQC)三個階段。
檢驗質量管理階段
20世紀初期,在美國F.W.泰羅(1856~1915)的“科學管理”理論和制度中提出把質量檢驗作為一種專門工序,成為科學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專業檢驗的產生,有利於保證產品質量,促進了生產率和經濟效益的提高。但它的主要缺點是實行“事後把關”,不能預防不合格品的產生。1924年,美國 W. A.休哈特(1891~1972)主張運用數理統計原理控制生產過程產品質量,並系統提出控制和預防質量缺陷的概念。但他的理論和方法當時並未被普遍接受。
統計質量控制階段
40年代初,正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大批生產民用品企業轉產軍需品,但因事先無法預防缺陷,不能保證軍需物資質量和如期交貨。美國軍政部門組織休哈特、H.E.道奇、H.G.羅米格、G.D.愛德華茲等專家,於1941~1942年制訂美國戰時質量管理標準,強制軍工企業執行,取得顯著成效;隨後,其他行業也相繼引用,並推廣到歐、亞許多國家,統計質量控制從此風行一時。它主要根據數理統計原理和方法,控制質量,防止不合格品的產生。但它過分強調統計工具,忽視組織管理工作。
全面質量管理階段
50年代以來,生產力迅速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在西方國家出現了許多推動質量管理髮展的新因素:
(1)工業產品更新換代日益頻繁,對產品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2)產品質量產生、形成過程和影響因素更加複雜,要求運用系統的觀點分析研究質量問題;
(3)管理理論的新發展,引進了行為科學,重視人的因素,發動工人搞好質量管理;
(4)市場競爭加劇,迫使企業必須對其產品作出質量保證。60年代初,美國A.V.費根鮑姆提出全面質量管理概念,認為在依靠統計方法控制生產過程外,還需要一系列的組織管理工作。要對設計、製造、生產準備以及產品使用等所有環節都進行質量管理;公司全體人員都要加強質量概念,承擔質量管理的責任。
中國工業企業於1978年開始推行全面質量管理。經過幾年來的實踐,已經取得很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