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汝霖

[拼音]:Zhongguo gudai jianzhu

中國古代建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建築體系之一,有7000年以上有實物可考的歷史。3000年前已形成以木構架為主要結構、以封閉的院落為基本的群體佈置方式的獨特風格。它的發展從未中斷,並對朝鮮、日本和東南亞各地的建築有重要影響。中國古代木結構技術居於當時世界的最高水平,在群組佈局、園林和城市規劃上也獨樹一幟,對世界建築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發展概況

新石器時期(約公元前8000~前2000)

此期建築基本可分南北兩大系。南方潮溼地區從巢居發展為架空的幹欄,已發現的最早遺蹟為7000年前的餘姚河姆渡遺址中的兼用榫卯和綁紮的幹欄式建築。黃河中下游黃土地區的房屋由半地穴居址發展為地上的木骨泥牆圓形房子和方形房子,如半坡遺址和姜寨遺址所見的居址。隨後又發展成鄭州大河村遺址的那種兩坡頂多間橫排房子(見中國新石器時代的建築)。

商周時期(約前21世紀~前221)

傳說中的夏代的建築遺址尚在探索中。已發現的此期最早建築是偃師二里頭遺址的早商建築。為在溼陷性黃土地上建大屋而不致沉陷,此時建築上已大量應用夯土技術,二里頭遺址1號宮殿即有近2萬平方米的夯土臺基。二里頭的兩座宮殿址都是主殿居中,四周用迴廊或夯土圍牆圍成庭院,南面開門。商代中期的黃陂盤龍城遺址有大量夯土城牆和殿基。據這兩個遺址所示,此期較大的建築主體用木骨泥牆為承重牆,四周或前後簷另在夯土基中栽植簷柱,建一圈迴廊或前後簷廊。在商代後期的藁城臺西遺址的較小的建築中,還出現了土坯砌的承重山牆。商代已出現了城牆,偃師屍鄉溝商城、鄭州商城和黃陂盤龍城等的城牆均用夯土築成。城市佈局已初具雛型。西周都城中的宮殿情況不明,但周原遺址中的鳳雛早周房址已是兩進的四合院,並有明確的南北中軸線,房屋主體用包有木柱的夯土或垛泥牆為承重牆,內柱沿面闊方向成列,進深方向則不成列,說明當時是以檁架為主樑架。西周已出現板瓦、筒瓦,屋頂區域性用瓦。瓦的出現是中國古代建築的一個重要進步。建築臺基以草泥制土坯砌築,周原遺址西周中期已出現了面積達280平方米、最大面闊5.6米、全部瓦屋頂的大型木框架房屋,夯土牆只起保持穩定和圍牆作用。至此,中國古代建築中使用木構架、採取封閉式有中軸線的院落式佈局這兩個主要特點已初步形成。但直到隋以前,仍有大量建築是夯土承重牆的土木混合結構。

春秋時,各國興建了大量城市和宮室。宮室都屬臺榭式建築,以階梯形夯土臺為核心,倚臺逐層建木構房屋,藉助土臺,以聚合在一起的單層房屋形成類似多層大型建築的外觀,以滿足統治者的侈欲和防衛要求。侯馬晉城遺址中的牛村古城可能是晉都新田遺址,城內有每邊寬52米的夯土臺,就是巨大的臺榭。鳳翔雍城遺址出土的用於室內裝飾的青銅表明此時建築已很精美。此後的戰國時出現了更多的城邑、宮室。戰國都城一般都有大小二城,大城又稱郭,是居民區,其內為封閉的閭里和集中的市;小城是宮城,建有大量的臺榭。戰國時出現的《考工記·匠人》提出了若干王都和城邑的規劃原則,對後代頗有影響。此時屋面已大量使用青瓦覆蓋,晚期開始出現陶製的欄杆和排水管等。

秦漢至南北朝時期(前221~公元581)

秦統一全國,仿建六國宮殿於咸陽北阪,建朝宮、信宮於渭河之南。現存阿房宮前殿址和驪山陵的規模和氣勢都遠過於戰國時代,咸陽秦宮殿遺址發現有大量瓦當、花磚、石雕和青銅構件。秦代在修建長城、馳道等工程上也有巨大成就。

西漢時期是中國古代建築的第一個高峰。首都長安包秦代舊宮而建,城內陸續起造宮殿,但均不居中。各宮前都建巨大的闕,主殿仍盛行臺榭式。王莽時又在南郊建明堂及九廟,也是臺榭。長安居住區有一百六十閭里,有九市做商業區。城周圍有七個陵,各陵建陵邑,遷富豪及前朝官吏居住,近似現代的衛星城。西漢地方城市及建築都很興盛,並有計劃地在邊遠地區建回字形平面的屯墾城市和移民區。

東漢定都洛陽,有南北兩宮。大量東漢壁畫、畫像石、陶屋、石祠等反映了不同型別的東漢建築形象:北方及四川等地建築多用臺樑式構架,間或用承重的土牆;南方則用穿鬥架,斗栱已成為大型建築挑簷常用的構件。中國古代木構架建築中常用的抬樑、 穿逗、密梁平頂3種基本構架形式此時已經成型。西漢中後期至東漢磚石拱券結構日益發達,用於墓室、下水道,除並列縱聯的磚砌筒殼外,還有穹窿頂和雙曲扁殼。畫像石中還畫有拱橋。但現存漢代遺物只有石闕、石祠和崖墓。

三國時代建築是東漢的繼續,最值得注意的成就是204年改建的曹魏鄴城。全城面積6.5平方公里,平面矩形,由一條東西幹道分為南北兩部。北部除東北一角為貴族區外,均為宮室苑囿,主殿居全城南北中軸線上。南部為衙署和居住區,中間有南北幹道直抵宮門。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輪廓方正、分割槽明確、有中軸線的都城。

西晉出現短暫統一後,隨即陷入長達300年的混亂和分裂局面。各政權先後建有雄侈的都城宮室,最著名的是南朝的建康和北魏的洛陽、北齊的鄴城南城。北魏洛陽宮城位於漢魏洛陽城北半部,衙署分列宮前大道的兩側,城外有方正的外郭,建有320個裡坊,開隋唐長安城之先河。北魏時並出現琉璃瓦。此時期最值得注意者是大量的佛寺、塔、石窟。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後,寺廟逐漸採取中國宮殿官署的院落式佈置,塔也與木構樓閣結合起來,僅早期石窟尚有某些中亞地區的特徵,但也很快和中國特點結合起來。寺廟中最著名的是北魏洛陽永寧寺,內有九級木塔,高四十餘丈,可能是歷史上最高的木構建築。現存北朝實物僅有石窟窟廊及嵩嶽寺塔等少量磚石建築,南朝則只存陵墓石刻。

隋至宋時期(581~1279)

隋朝為時雖僅37年,卻進行了大量的建設。隋立國次年建新都大興(唐代改稱長安),其面積為84平方公里,是人類在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以前所建的最巨大的城市。城內有108坊和兩個市,縱橫排列,形成方格網街道。宮城在中軸線北端,其南為皇城,集中衙署於內。它是總結北魏洛陽及北齊鄴城南城經驗而建的,集中衙署於皇城則是它首創的(見隋大興唐長安城遺址)。這座城一年即建成。一方面顯示出夯土牆壁木構架房屋可以就地取材、預製安裝,施工迅速的優點,同時也表現出組織施工上的卓越能力。隋的另一著名工程是開鑿大運河。河全長2000餘公里,其中80%是在6年內完成的。著名的趙州安濟橋建於隋代,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橋。史載隋代建汾陽宮和明堂等重要工程時已有設計圖紙和模型。

唐兩京和宮殿因隋代之舊,又新建了大明宮、上陽宮等。據唐大明宮遺址發掘所見,各殿柱距相等,說明建築已採用統一的模數。各殿大多有厚夯土牆,保留著前期混合結構的殘跡。盛唐最著名的建築是洛陽的明堂,它高約86米,3層,底層4柱並用。據記載這一壯麗而複雜的工程僅用10個月即竣工。盛唐、中唐時,貴臣住宅豪侈,其精美程度前所未見,宅園也頗有發展。唐代佛寺大盛,建築、雕塑、繪畫藝術萃於一堂,其盛況可從9世紀段成式的《寺塔記》中略見一斑,但儲存至今的只有4座木構佛殿和若干磚石塔。 其中山西五臺縣的佛光寺大殿和南禪寺大殿建築及塑像均很精美。隋唐時期是中國古代建築的第2個高峰。(見彩圖)

遼代建築是唐代北方建築的餘波,其早期建築如薊縣獨樂寺觀音閣幾乎與唐代建築無殊。著名的應縣木塔高67米,是現存最高的木構建築。

北宋首都汴梁地處大運河中樞,水陸交通發達。城內商業、手工業的發展突破了春秋以來的封閉並實行宵禁的坊市制,變成臨街設店沿巷建住宅的開放性的新型城市。這是中國古代城市制度的一個重大變革。此後城市建設均沿此制。北宋官式建築融合中原與江南的特點而成,以風格綺麗、裝飾繁複、手法細膩著稱,不同於唐、遼的飽滿渾樸、簡練雄放。其具體面貌及構架特點可以從太原晉祠聖母殿(見晉祠聖母殿與獻殿)和正定隆興寺摩尼殿中看到。北宋末編制的官式建築法規──《營造法式》,把唐代已形成的以材為模數的設計方法、各工種的做法和工料定額做為一代制度固定下來,並附以圖樣。它是流傳下來的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建築專書,也是研究宋代並上溯隋唐、下及金元建築演變的重要史料。(見彩圖)

由晚唐起,室內傢俱由低矮的供人跪坐的床榻几案逐漸變成高的供人垂足而坐的桌椅,至北宋而普遍流行。這引起建築上室內高度的增加及室內佈置和裝飾的變化。從宋代起,室內空間佈置之靈活多樣、裝飾陳設之華麗、裝修種類之繁多都大大超過前代。

南宋偏安江南,其宮室為舊杭州治所,帶有浙江地方特色。江南的地方建築如蘇州玄妙觀三清殿和泰寧甘露庵,多有一些穿鬥架的特點。南宋園林憑藉優越的自然環境和文化背景,與詩、詞和畫意結合,造景幽邃,意境深長,今天從南宋繪畫中即可知其大致情況。

金滅北宋後,擄掠工匠,其宮室等官式建築因襲北宋,更向繁複方向發展。現在習見的黃瓦紅牆白石欄杆的宮殿形象實起於金中都。金代地方建築多用託腳、蜀柱、簷額組成縱向複合樑,近似桁架,為官式所無,如五臺佛光寺文殊殿、朔縣崇福寺觀音殿等。

元明清時期(1271~1840)

元代官式建築繼承金代傳統,很多地方仍有宋式的特點,但用材的等級降低,故比宋式顯得樑柱偏細,斗栱變矮。永樂宮、曲陽北嶽廟德寧殿可為代表。地方建築各有特色,北方多用圓木做樑及內額,構架靈活,風格粗獷,如趙城廣勝寺下寺大殿;南方則延續南宋特點,構架精整,風格秀麗,如上海真如寺大殿。元代疆域廣大,西藏、新疆建築風格傳入內地,同時也傳入中亞、西亞一些建築風格。實物如北京妙應寺白塔、居庸關過街塔和福建泉州清淨寺。內地建築也對少數民族區有所影響,西藏日喀則夏魯寺的斗栱及構架就有明顯的元代風格。此期城市建設上的最大成就表現在元大都和明北京城。大都建於1267年,平面矩形,內包皇城、宮城。宮城在中軸線偏南,太廟和社稷壇在城之東西部,宮城北鐘鼓樓之間為商業街,比附了《考工記》中“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的規劃特點。皇城之外用棋盤形街道劃分為縱長的矩形,其間佈置橫向聯排的巷──衚衕,做為居住區。元大都是繼隋唐長安、洛陽以後第3個按規劃平地新建的巨大都城(見元大都遺址)。

明初建都南京,宮廷建築摒棄元官式而繼承蘇、浙地區南宋以來的傳統形式,永樂建北京時傳到北方,成為明代官式。同時元代地方風格的建築仍在官式範圍之外繼續著。1420年明新都北京建成。它在元大都原址上稍向南移,街道橫巷基本上沿襲大都之舊,皇城、宮城及宮殿則全部新建,1553年又加建了南外城。明北京城有長近8公里的南北中軸線,20餘座城門、宮門、宮殿和鐘鼓樓建於其上,氣勢極為巨集大。明宮殿全用楠木建成,屋面滿覆琉璃瓦。明初,朱元璋曾定建築制度,王府、衙署、官民住宅均按不同級別做出規定,通令執行。此時重要的州府縣城的城牆都用磚包砌,修建城樓,建設規模非常巨大,現存各州縣城及其中的衙署大多是在這時期形成的。明中葉還修築了萬里長城,有些段落用磚石包砌,蜿蜒于山嶺間,是極為艱鉅險峻的巨大工程。明代建築存者尚多,較珍貴的是一些住宅,反映出不同的地方做法和風格,如山西丁村、安徽歙縣。明後期造園之風大盛,並出現了理論和技術專著──《園冶》。

清代官式建築是明的延續與發展。1733年頒佈的《工程做法》,基本上概括了明清兩代建築的主要特點,後代稱為“清式”。清式建築以鬥口(栱寬)或柱徑(三鬥口)為模數,便於計算。樑柱結合簡單,斗栱變為純裝飾構件,外觀較宋式謹嚴,雖構架型別較少,但標準化程度高,便於大量預製及施工。清代最突出的成就表現在造園上,北京的圓明園、頤和園、三海,承德的避暑山莊在宋、明兩代造園基礎上,吸收南北名園之長,氣象恢巨集,景物富麗。南北各地的私家園林也蔚然興起,而以江浙諸園之曲折幽邃為最勝,達到造園藝術的高峰。

主要特點

主要結構

始終沿用木構架,是中國古代建築的一個重要特點,而不像世界其他地區那樣開始為木建築,後經一段發展轉為磚石結構房屋。和其他地區相比,中國古代木構架技術是相當早熟的,但磚石技術卻晚出,其原因可能與鐵工具使用較晚有關。從考古材料看,7000年前已出現榫接木構架房屋,春秋時代,已使用青銅工具造出木構架與土臺結合的巨大的臺榭。然而包括稍後的戰國、秦的臺榭遺址在內,使用石構件均不多,加工精度也不高,說明青銅工具加工石材不易。晚到西漢前中期,磚石拱殼才出現,初步具備造磚石房屋的技術條件。但這時木構建築技術已發展到能建造未央宮、建章宮等巨集大建築群和井幹樓、鳳闕等高大建築的很高水平。庭院式佈局的木構建築也已基本定型,並和當時的政治、經濟、宗法、禮制等制度密切結合,足以滿足社會多方面的需要。且和磚石結構相比,木構房屋有造價低、工期短、材料易得等重大優點。所以當時已不存在改用磚石結構房屋的實際需要,而磚石只用在墓室、祠廟、下水道中,並無重大發展。元明以後,磚石建築使用稍多,但也只是作為木構建築的陪襯和補充,除個別少數民族地區外,絕大多數古建築仍是木構房屋。

這種木構架房屋以構架承託屋頂或樓層重量,牆不承重,只起圍護、限隔作用,內牆可以隨意拆除,形成敞廳,外牆上可任意開門窗,也可以是無外牆的亭軒。木構架有3種主要形式:

(1)抬樑式。在前後柱間架設承屋頂之重的大梁,樑上重疊數層逐層縮短的小樑,樑間用矮柱墊託,構成兩面坡的屋架;在相鄰兩道屋架的柱間架設額枋,對應的各層樑頭間架檁,檁上架椽,構成兩坡頂房屋的空間骨架。

(2)穿逗式。屋架也是兩面坡,與抬樑式不同處,是沒有橫向承重的樑,把沿進深方向上的各柱隨屋頂坡度升高,直接承檁,另用一種叫“穿”的水平木枋穿過各柱,使之聯成一體。抬樑式和穿逗式的相鄰兩道屋架之間的空間稱為一“間”,是房屋的基本單元。

(3)密梁平頂。它由柱承檁,檁間架水平椽子,構成平屋頂。檁是主樑。宋元以後,抬樑式主要流行於北方,穿逗式流行於華東、華南,密梁平頂式流行於西藏、青海、新疆、內蒙古等地。但各地的重要建築往往都採用抬樑式。

由於房屋採用木構架,隨之出現了另一些重要特點:

(1)外觀分3級。木構架需防潮、防雨水淋濯,故每座建築下有高出地面的臺基,上有出簷較大的屋頂,外觀明顯分為臺基、屋身、 屋頂3部。屋頂又有硬山、懸山、歇山、廡殿、 攢尖等不同形式。 ②屋面凹曲,屋角上翹。抬樑式屋架自南北朝以來採用調節每層樑下矮柱高度的方法造成凹曲屋面,以利採光和排水。同時,四面坡的屋頂在角脊下要加一條角樑,角樑高度一般為椽徑的三倍,在椽與角樑相併處,為使其上皮相平,就要在這部分椽下加三角形木條,逐漸墊高,這就出現屋簷在屋角處翹起的現象。

(3)使用斗栱。為了增加屋簷挑出寬度以防雨,至遲漢代已出現從柱身逐層挑出橫木以承託屋簷的斗栱。唐宋時,斗栱置於柱頭之上,與樑和柱頭枋交織在一起,外挑屋簷,內承樑尾,成為構架不可分的一部分。這時的斗栱較大,一般二柱之間用一至二朵。明清時斗栱簡化成純裝飾物,尺寸縮小,二柱之間一般用四至六朵。斗栱為中國木構建築體系中所獨創,多用在大型木構建築中。

(4)模數制設計方法。這一特點至遲在唐代已形成,宋代成為定製。其方法是把常用為栱枋的構件──“材”分為八等,根據所建房屋的性質和規模選用,建築的面寬、進深和構件斷面都規定為材高的一定倍數。明清時改為以栱的寬度──“鬥口”為基本模數。這種方法可以簡化設計,甚至不需製圖即可預製構件和大量興建。

(5)油飾彩畫。木構架需在外表塗油漆防腐。因而施彩畫便成為木建築外觀的重要特點。至遲在春秋時,已出現建築彩畫。明清以來,北方盛行柱及門窗用赭紅而簷下用青綠的彩畫,南方則多通刷黑色或深栗色。

院落式的佈置

中國古代建築除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外,大都是院落式佈置。主要建築物都在縱軸線上,次要建築左右對稱地位於其前方兩側,以迴廊或圍牆圍出矩形庭院。這是中國古代建築的最基本的組合單元,較大建築群組可在縱軸線上串連若干院落,每院稱一“進”;更大的還可在主軸之側加次要軸線一至數條,每條稱為一“路”。各種不同規模的住宅、宮殿、衙署、寺觀等就是這樣組成的。院落中的建築外側封閉,門窗開向庭院,這樣可減輕外部的噪音。庭院是交通的樞紐,又可視為露天的敞廳。中國古代建築的單體形式較簡單,所用屋頂形式又受到等級制度的嚴格限制,所以主要靠重重院落中建築的不同組合與庭院空間的變化取得不同的藝術效果。它一般不是一覽無遺,而是在行進中層層展開,逐步引向高潮。北京明清紫禁城宮殿是現存最巨集偉、變化最豐富的院落組合傑作。

城市規劃

中國至遲在商代已出現城,在西周初和春秋、戰國時都曾大量營建城市,形成根據政治、軍事、經濟需要,按一定規劃分級建城的傳統。現存最早的按政治需要建都的規劃是戰國時撰輯的《考工記·匠人》,對不同等級的城的大小、高度、宮室、宗祀、市朝的位置和居民區的規模都有規定。以後歷代都城多在不同程度上比附其制。首都和重要府、州在城內另建宮城或衙城,城內居民區自戰國至唐均實行閭里制(亦稱裡坊制)。裡坊為矩形,四周有坊牆,每面設一坊門,實行宵禁。坊內又被小街分為若干塊,庭院式住宅列於其中。城內商業集中於市,按行業排列,圍以市牆,四面開市門,中心有樓。坊、市實際是城中的小城,矩形的坊縱橫排列,形成城市的垂直交叉的街道網,與宮城、衙城組成一個整體,唐長安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北宋後拆除坊牆,民居區由原坊內小街發展成橫列的巷(衚衕),商業沿城市大街佈置,一直沿續至清代。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是較典型的代表。自三國鄴城以後,無論裡坊制或是街巷制,凡按規劃修建或改建過的城市,大多平面規整,街巷方正,有一條中軸線,從現存明清北京城及大量州縣城中均可見其概貌。

自然山水式的園林佈置

中國有悠久的造園傳統,而以兼供遊賞、居住之用的城市山林型宅旁園最具特色。這種園林南北朝以後漸盛,宋以後受山水畫和詩詞的影響而日趨精巧,明、清時期達到高峰。其特點是崇尚自然,又不簡單地摹擬自然,而是追求中國山水畫和詩詞的意境,以略帶寫意的手法,創造更能概括自然山水之美之精髓的景物。宅旁園多是人造景物,故疊山掘池技術有突出的成就,在方丈之地能現出深山窮谷、絕壁危磯的效果。園景中山水花樹與廳榭亭館並重,建築密度頗大,多隨宜曲折佈置,較少採用對稱手法。至於大型園林和皇家苑囿,因多有較好的自然條件,常常劃分成若干景區,在統一規劃下分群組安排建築。作為觀景處所和點景,以盡力抒發自然風景之美為主,造景次之,與宅園手法有不同處,但崇尚自然山水之美則是一致的。

參考書目

樑思成:中國古代建築史六稿緒論,《建築歷史與理論》第一輯,1980。

樑思成:《中國建築史》,高等教育部教材編審處,1955。

劉敦楨主編:《中國古代建築史》,建築工業出版社,1980。

劉致平:《中國建築型別及結構》,建築工程出版社,1957。

陳明達:中國建築概說,《文物參考資料》 1958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