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祕史

[拼音]:nuzu

[英文]:Nu nationality

中國的少數民族。(見彩圖)主要分佈於雲南省碧江、福貢、貢山 3縣,蘭坪、維西兩縣也有幾處怒族的聚居點。人口為 23166人(1982)。各地怒族有不同自稱,如“怒蘇”(碧江)、“阿怒”(福貢)、“阿龍”(貢山)和若若(蘭坪)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統一定名為怒族。使用怒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各地語言差別很大,碧江、福貢、蘭坪等地怒語互相不能通話。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大都使用漢文。

族源與設治

怒族是怒江和瀾滄江兩岸古老的民族之一。他們由早期居於今雲南省福貢、貢山的土著與唐代“廬鹿蠻”的一部分發展而來。但各地怒族還保留著自稱、 本族語言等特點。 怒族地區在唐代屬南詔管轄,在宋代屬大理管轄,至元代屬麗江路,明、清時屬麗江府。自17世紀起,怒族除受麗江納西族木氏土知府所屬維西康普土千總和葉枝土千總統治外,還受察瓦龍藏族土千總和喇嘛寺及蘭坪菟峨白族羅姓土司的統治。此外,遷入怒江地區的傈僳族頭人,也在一些地方強佔怒族人民的土地,或迫使該族人民納貢,甚至掠奪怒族人作奴隸。辛亥革命後,1913年在蘭坪縣的營盤街設立怒俅殖邊總局,先後設定菖蒲桶(貢山)行政委員公署及上帕(福貢)、知子羅(碧江)2個殖邊公署;1918年,統一改為行政委員公署。1933年,國民黨政府又將3個公署改為貢山、福貢、碧江3個設治局,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

社會經濟

怒族很早就經營農業,明代李思聰的《百夷傳》曾記載怒族種苦蕎為食。至清代已經開始種植麥類和蔬菜,仍獵禽獸以佐食。“人精為竹器,織紅文麻布”,手工業也有了相當的發展。當時怒族已同外界發生密切的交換關係,以黃連到內地出售,內地的各族商人販運食鹽到怒江,彼此交換。1929年以後,碧江的知子羅、福貢的上帕等地闢為定期集市,銅幣、紙幣等貨幣開始流通,怒族中出現了一些季節性的小販。直到1949年,黃連仍是怒族對外進行交換的主要產品。現在怒族民間還儲存少數的石刀、石斧,說明曾經歷過石器時代。他們曾經以木、竹製鋤作為農業生產的工具,直到16~17世紀開始使用鐵製工具後,有些人還繼續使用這種木、竹鋤。

怒族最初使用的鐵製工具是刀、斧。在刀耕火種農業階段,他們進而開始使用鐵鋤。最初的鐵鋤稱作“俄中潰”。後傳入鐵犁,實行犁耕。但山地耕作仍停留在刀耕火種或者鋤耕階段。貢山一區的怒族所用鐵製工具曾受到納西族和藏族的很大影響,如他們使用的鐵犁原是由藏族地區傳入的。

碧江怒族的農業耕作技術比福貢和貢山怒族都要粗放,早期的刀耕火種土地佔著絕對優勢,這種情況與落後的生產力緊密相關。福貢地勢、土壤都比碧江為好,又由於交通方便而便於購置農具,因而鋤犁耕作技術比碧江先進。碧江、福貢和貢山三地的怒族生產力發展程度不同。土地制度有差異性,表現為土地公有制保留程度的差別。首先由於個體經濟的發展,使土地公有不斷減少,只是家族內部仍儲存小範圍的土地共有形態,稱夥種或共耕。福貢地區的怒族由於個體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公有的土地保留較少,但仍儲存著個體成員共同佔有的集體耕地。貢山一區的怒族因受到藏族、納西族的影響,生產力發展水平較高。藏族的遷入,使村社的界限和結構發生了變化,所保留的僅僅是村社的痕跡。在這種以地緣聯絡為主的怒族村社內部存在兩種土地所有制:村社內未經墾耕的山地和森林屬於村社所有;經過墾耕的土地歸個體家庭長期佔有。此外,還存在個體家庭間的共耕耕地,稱“猛卡媽”。由於鐵製工具在農業生產上的廣泛使用,已能生產出一些剩餘產品,從而使交換獲得一定程度的發展。一些有剩餘產品的富裕戶,在農忙季節舉行“棉阿博”(古老的協作形式),到1950年前,已變成富者對貧者進行剝削的形式。當時已產生僱工,其工資分實物工資和貨幣工資兩種。在怒族社會內外還出現了借貸關係,有實物和貨幣兩種借貸,實物借貸多半是租借牲畜、糧食。同時已開始發生土地抵押和蓄奴現象。蓄奴以牛折算奴隸的身價,少者1頭,多者3頭。

建國前,怒族地區有的古老村寨還儲存著以血緣為紐帶的家族公社的某些特點。在以血緣為紐帶的個體家庭成員間,儲存不同形式的土地公有制和正在發展的個體土地私有制。碧江甲加、羅宜益的家族公社儲存的特點比較顯著,他們曾以圖騰作為共同的祖先。福貢怒族氏族血緣組織為“提其”,每個提其都出自一個共同的始祖。根據血緣關係的親疏,形成若干近親家族成員集團“的康”。由於成員不斷增加,在每個“的康”之下,又形成近親兄弟關係“的拉”。“阿沙”是家族公社的領袖,負責處理公社內外的公共性事務,調解成員間的糾紛,對外代表公社處理公社間的事務。

建國前,分佈在蘭坪菟峨和少數散居在維西縣的怒族人民,生產與生活水平與漢、白、納西等族相似,早已進入封建社會。

反帝反封建鬥爭

19世紀中葉以後,英國殖民者不斷向怒江地區侵略擴張,美、德、法等帝國主義者以各種名義進入怒族地區活動,激起了怒江地區各族人民的憤恨,不斷地掀起反帝鬥爭。1907年,貢山爆發了藏、怒、獨龍等族人民參加的反白哈羅天主教堂帝國主義分子橫行霸道的鬥爭。1937年,福貢木古甲一帶的怒族、傈僳族人民焚燬該村教堂,拒絕向帝國主義分子售糧和帶路,不准他們從事破壞活動。歷史上,怒族人民不斷掀起反壓迫的鬥爭,其中較大的有:1746年、1801年分別參加傈僳族領導的反清官吏和土司的鬥爭;1935年,福貢的怒族同傈僳等族人民舉行聯合武裝起義,殺死了國民黨政府的設治局局長等人,燒燬了所有檔案、稅契、債簿,並佔領了設治局近一個月,迫使當局不得不下令減少賦稅。

文化藝術

怒族人民的詩歌大部分為即興編唱,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與民族特點。曲調有一定的格律,內容廣泛,以“達比亞”(琵琶)、口弦、笛子、葫蘆笙等伴奏。舞蹈的內容也很豐富,動作粗獷豪放,節奏鮮明。

風俗習慣與宗教信仰

1950年以前,怒族的婚姻以一夫一妻製為主,少數頭人和富裕戶也有多妻的。較普遍地流行轉房制(見夫兄弟婚)。當時,婦女地位低下。男子婚後,便在父母住房附近另建新屋,並分得少量財產。但小家庭在生產上仍與父母及整個家族保持著共同耕作以及相互協助的義務。貢山的怒族有重葬的習俗;福貢、碧江怒族的先民行火葬,有氏族墓地。現行土葬。

怒族居民的住宅分木板房與竹篾房兩種。一般為兩間,外間待客,並設有火塘供燒飯之用;內間為臥室,並用以儲藏糧食,不許外人進入。20世紀50年代前,怒族男女都穿麻布衣。一般女子12~13歲以後穿長裙、右大襟上衣。貢山怒族婦女則以兩塊麻布圍身。婦女有胸飾,用精緻的竹管穿兩耳為飾,都愛用藤環纏於頭部、腰部及足踝部。男子穿長衣短褲,成年人喜左腰佩砍刀,右肩背弓箭。他們的主食為玉米、蕎子等。貢山北部怒族還向藏族學會種植青稞、燕麥,很少種植蔬菜。男女均喜飲酒。

怒族過去崇拜圖騰,信萬物有靈(見原始宗教),巫術是較普遍的宗教迷信儀式。部分怒族信仰喇嘛教或天主教、基督教。

建國後的變化

1949年7~8月間怒族地區解放。1954年8月成立怒江傈僳族自治區,其中包括怒族分佈的碧江、福貢、貢山等縣,1957年1月改為自治州。1956年10月1日,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成立。怒族人民實現了當家做主的權利,一批本族幹部擔任了領導職務。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根據怒族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在不同地區實行民主改革,或者在國家和先進民族的幫助下,發展生產,逐步消滅階級剝削和原始公社制殘餘。1958年實現了農業合作化。怒族地區生產不斷髮展,人民生活逐步改善。過去一個鐵釘也不能製造的貢山縣,現已建起農具廠等企業。過去沒有水利的山坡旱地,如今興修了水田,糧食成倍增長。以往崖陡路險,山封江鎖,交通極為閉塞,而今已修通數條公路,修整了大量驛道,江河上建起近20座鋼索吊橋。過去怒族地區文化非常落後,從20世紀30年代到50年代初,只有10~20個小學生,人們以刻木、結繩記事,現在縣有中學,大部分村都有小學,80%以上適齡兒童入了學。昔日怒族地區痢疾、傷寒、霍亂、天花十分流行。1943年碧江縣怒族聚居的知子羅鄉因天花蔓延,全鄉90多戶400多人中就死亡100餘人、死絕12戶。今天從州至縣、鄉、村已初步形成醫療衛生網,基本上控制了瘟疫的流行,呈現出一派興旺的景象。

參考文章

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GongshanDerungzuNuzuZizhixian)中國地理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的歷史沿革專項地理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Gongshan Dulongzu Nuzu Zizhixian)的由來中國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