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協會

[拼音]:zhibi

[英文]:paper money

由國家發行並強制流通的貨幣符號。紙幣之所以能夠成為通用的貨幣符號,國家的強制力起著關鍵的作用。一般說來,國家的這種強制力只對本國有效,而對其他國家無效。

紙幣之所以能代替金屬貨幣是從貨幣作為流通手段的職能中產生的。貨幣作為流通手段,是在商品流通過程中不停地週轉,不斷地從一個人手裡轉到另一個人手裡。對於每一個交換者來說,貨幣發揮流通手段的職能只是轉瞬即逝的事情,只要貨幣能夠成為交換媒介,使自己的商品賣出去,並能買回相當於貨幣額價值的商品就行了。這樣,在貨幣不斷轉手的過程中,單有貨幣的象徵存在就夠了。

由於紙幣本身沒有價值,只是一種代表一定價值的貨幣符號,它只能代替金銀貨幣執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職能,而不能代替金銀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貯藏手段和世界貨幣的職能。在紙幣流通的情況下,執行價值尺度職能的,仍然是金或銀,商品價值仍然通過金或銀來表現(見貨幣的職能)。

由國家發行的紙幣與信用貨幣──銀行券不同。紙幣是從貨幣作為流通手段的職能中產生的,而信用貨幣是從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職能中產生的。紙幣只是金銀的符號或貨幣符號,而信用貨幣一方面作為金銀的符號,代表金銀為流通服務,另一方面,則作為信用符號,體現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信用關係。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紙幣的國家之一,西漢武帝時發行的皮幣,在某些方面已具有紙幣的性質。北宋的“交子”、南宋的“會子”已是純粹的紙幣。歐洲近代貨幣產生於17世紀的英國。起初資本主義各國發行的,大多是以紙幣形式出現的銀行券;銀行券與不能兌換金銀的紙幣不同,它是可以兌換的信用貨幣。資本主義國家普遍發行不兌現的紙幣是在1929~1933年發生世界經濟危機以後的事情。

紙幣的發行,限於它象徵地代表金或銀的實際流通的數量。如果紙幣發行量超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銀貨幣量時,每單位紙幣所代表的金銀貨幣量就要減少,物價必然要上漲。現代資本主義國家為了人為地增加社會購買力,擺脫經濟危機,每每濫發紙幣,造成物價騰貴,最後不免引起經濟危機和通貨膨脹併發的惡果。

參考文章

中國紙幣的由來理財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