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國家論

[拼音]:Canka'er

[英文]:Ivan Cankar (1876~1918)

斯洛維尼亞小說家、戲劇家。生於裁縫家庭。中學時期開始寫諷刺詩。1896年入維也納大學建築工程系。在維也納工人區度過13年,並加入了奧地利社會民主黨,投身於工人運動。回國後從事進步的政治和文學活動,屢遭迫害。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捕入獄。他的作品大多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腐朽、黑暗,反映勞動者遭受壓迫和剝削的悲慘境遇。他早期的創作受現代派的影響。詩集《色情》(1899)在暴露社會的黑暗時流露出頹廢主義和象徵主義的情調。20世紀初,在社會主義運動的影響下,參卡爾走上了現實主義創作道路,相繼發表了短篇小說集《為輕佻者寫的書》(1901)、《曙光》(1903)、《如在夢中》(1917),中篇小說《異鄉人》(1902)、《山上的十字架》(1904)、《我的生活》(1914),長篇小說《在窮人街上》(1902)、《馬爾丁·卡丘爾》(1906)等。作者描繪下層人民所受的苦難,為他們的不幸鳴不平;同時鞭撻了貪得無厭的資產者和昏庸無能的官吏。他筆下的人物在痛苦中企望幸福和光明,但往往遭遇悲劇的結局。中篇小說《老管家耶爾奈》(1907)是他的代表作,被譯成多種文字。它揭示了資本主義制度的不合理和深重的階級壓迫,塑造了一個富於反抗的典型人物形象。他還寫了《為了人民的幸福》(1901)、《貝塔伊諾瓦的太上皇》(1902)、《僕人們》(1910)等劇本,廣泛地展示了20世紀初的社會生活,譴責了資本主義制度。他的劇本觸怒了當局,常被禁演。《僕人們》則預告了無產階級必然勝利的前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在文章和演說中力圖闡明無產階級是推動社會前進的主要力量。他的作品富有濃厚的抒情色彩,文筆洗煉,南斯拉夫文學評論界稱之為“參卡爾式表現手法”。